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二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马潜庵宪副以折柬讯予参禅下手工夫及天堂地狱所以生起之因欲得二 ...

明代 释今无

神明自圆固,犀利无与比。皎洁自摇动,突然有念起。

起则号为妄,相继不可止。如眼着手捏,大地如浮水。

空花落缤纷,红紫扫桃李。谓无已见之,呼实岂正理。

其咎在伊何,不过此手耳。手去眼自宁,乱境亦戢弭。

拙者但罪境,此境难除矣。夜台与玉霄,空花堪比拟。

吾人一念放,不觉为物使。才放便囿物,精华成糠秕。

弊絮逐棘途,百怒无一喜。即此一放心,好眼忽加指。

本体既云变,境即生恶美。金阙丽天门,琉璃浮凤尾。

洛神罗袜轻,五铢双鬟子。玉虬驾仙飙,琼浆饮达士。

刘向列仙书,不独为我始。重壤铸铁城,赤烧遍遐迩。

紫瞳蓝面翁,炉韛攻心肺。陈平冠玉人,忽然成犬豕。

身既公刘虔,舌亦遭耘耔。二境反掌间,酸甜不相似。

以为不实有,眼岂无红紫。以为不实无,除指乃能已。

此中除指方,有虑即罪己。内抱明白翁,步步皆能视。

如我曹溪言,知识从内扯。正念名佛生,邪念名佛死。

一座安乐窝,年来皆颓圮。为报高明人,相助以为理。

荔支诗 其十

明代 释今无

石亭新结画桥东,夏日生涯树色中。翡翠入林人不见,啄残数颗喙先红。

辽海舟中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落日孤舟晚,临风四望穷。鹤飞低近浪,云起远浮空。

水怒人心善,霞明世界红。去年行碛雪,不与此情同。

送悟寂归寿昌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白首还家叹客游,霜风捲面莫生愁。题桥司马今何似,长啸一声天地秋。

答陈羽王郡丞

明代 释今无

邂逅相投日未收,风尘宦海见林丘。风年佩印存青眼,一夕逢僧话白头。

听冷江波难入梦,搜穷诗句是真游。自然尚有披襟处,珍重琴书入帝州。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平生无可信,辽海任飘蓬。学少诗情短,愁多客路穷。

星随千里照,岸到九霄空。亦是酬恩事,毋令泪独浓。

遇盗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白刃惊禅窟,清风扫晚烟。长贫原至计,不死荷皇天。

冢响鸺鹠夜,魂消海蛋船。从今更无物,即是未生前。

赠高文斗

明代 释今无

华山渭水秀灵钟,半千嘉运诞英雄。半弓射杀霸陵虎,用兵髣髴孙吴公。

高郎洒落为元子,天容道骨轩仙风。虎帐趋庭寒剑气,天边结友敦高风。

下帷默与圣贤对,钩深索隐皆旁通。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力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山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抵掌快谈恨已晚,区区作别订重逢。君不见浮粟之水清且幽,斩荆拨草君所谋。

我行当作陆沉士,华轩鹤盖期一至。一夜清灯数茗杯,寒山世事两徘徊。

秋风触处无高下,行人畏上越王台。

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贝叶勤翻案牍边,消残苦乐对高天。灵光万丈无寻处,端水清清到几筵。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独怜浮海意,仍是感恩行。

怒浪迎风白,朝暾半夜明。一帆天地外,谁念此时情。

辽海舟中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黑水行无地,黄沙已近天。一帆风夜正,四望月空悬。

宿雾不归岛,危樯半入烟。飘飘悽梗泛,木偶倩谁怜。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六

明代 释今无

心无一事四山高,火色驱寒助敝袍。坐处始知行处险,静时方觉动时劳。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 ...

明代 释今无

千峰同听大荒鸡,铁篴刀砧意尽迷。到处月眉遭鬼啖,总非人境怯乌啼。

泪弹瀚海愁难远,日照天山冷易低。生死竟谁能预料,玉关只隔一丸坭。

与张总戎登虎头门望海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碧霄万里印沧波,始信人间路尽讹。云结楼台鳌背阔,风摇星宿浪纹多。

马援自古誇铜柱,懒瓒那知恋玉珂。最爱閒眠烟水际,却同博望泛天河。

乐说弟四十初度

明代 释今无

经文注就阁珊瑚,日日看山在画图。春树影分双眼碧,溪云气静万峰孤。

衣披劫外花为褥,境印真机玉作符。三十有闻今四十,丛林尤爱得良模。

寿金国瑞都阃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箫管中宵佐酒卮,不须更问夜何时。乾坤落落双旗健,星月煌煌万里宜。

守道拜除甘执戟,书空劘盾陋题诗。登仙惯挟还丹术,炼就刀圭到凤池。

雷峰山寮口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黄金那可铸,握手泪涟洏。共作他生别,如看花落时。

草虫悲更切,灯影梦还痴。静理萧萧鬓,吾行恐未迟。

送江若海北归

明代 释今无

百粤风烟陆贾游,风流那似此归舟。高名万里燕台月,客路三春白下楼。

解事鲁连还负气,重言季布自堪俦。知君无限沧洲兴,目送仙帆意独留。

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

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

答杨髯公

明代 释今无

砻得龙耳不种瓜,耳根偏解听寒笳。耳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

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