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宋代 释印肃

菩提真无人,圆知见可可。
若言更不会,丙丁来求火。

诗人释印肃的古诗

赞三宝 其三

宋代 释印肃

迷悟本同光,信时无隐藏。幻空如梦体,三昧觉华王。

證道歌 其八十五

宋代 释印肃

几回生,几回死,汩没海中如泡子。猛风击浪了无休,风静源平非我所。

證道歌 其二二三

宋代 释印肃

亦愚痴,亦小騃,五百三百成团块。太公发愿乳香烧,蛇行鼠步终须坏。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二

宋代 释印肃

檐栋如翚飞,世间那得知。不是风幡动,如如应好机。

青青是翠竹,孤云无性驰。头头垂示处,子细好明知。

题宝塔

宋代 释印肃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
说此经处,涌出虚空。
释迦多宝,听说如梦。
东西无二,见见不同。
无刹不收,无色不融。
层层落落,光影重重。
恒河沙劫,尽入其中。
三世诸佛,一法身通。
针劄不入,寿量无穷。
目连舍利,常隐於中。
阿育王像,妙色金容。
天龙八部,万亿灵通。
擎山持杵,遍满虚空。
护持礼塔,摧灭魔踪。
显正宝塔,八面玲珑。
水火不坏,障毗岚风。
众生见者,永脱樊笼。
信者施者,功德不空。
无住布施,福德无穷。
住相布施,犹滞途中。
诸化子等,无功之功。
成如是塔,标指宗风。
空劫坏时,此塔不溶。
劫火洞然,体若虚空。
究竟涅槃,应时体用。
逗机应化,无法不同。
皇图永固,舜雨尧风。
郡邑宰僚,禄位高崇。
万民快乐,五谷盈丰。
狼烟自息,瑞气和浓。
性相平等,含灵体同。
世出世间,色不异空。
稽首如南,礼塔事终。
乾道四年,戊子季冬。
南泉慈化,肃老遗风。
法界有情,一切珍重。

證道歌 其四十七

宋代 释印肃

穷释子,口称贫,雪曲高歌和没人。往来问道无言说,月在青天水在瓶。

證道歌 其二六三

宋代 释印肃

象驾峥嵘谩进途,气冲牛斗耀昏衢。日月失光谁敢顾,万邪冰烁绝名模。

颂十玄谈 其二 心印

宋代 释印肃

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几多妄想成怪觉,执境迷心拜衲僧。

颂十玄谈 其五 演教也

宋代 释印肃

演演,莫执文书案上展。教人戒定慧坚牢,知见解脱堂堂显。

移五瘟出市心

宋代 释印肃

助佛扬名化俗徒,遣邪归正沃心枯,
国风雅泰民欢乐,只这和瘟大丈夫。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宋代 释印肃

既剖尘中卷,三千及大千。□□□□□,鼓众看喧天。

示徒

宋代 释印肃

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
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
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
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
於中习懒者,管取没饭吃。
趁队只□饱,披毛无了日。
不信佛乘经,逐末本却失。
咄哉大丈夫,你乘谁气力。
当本无我人,贪忙有何益。
何似歇无明,听吹无孔笛。
五音六律全,皓月悲风寂。
一声宇宙宽,个中闻的实。
和同为智身,无物堪遮窒。
奉劝草木影,闲时急收拾。

證道歌 其一○五

宋代 释印肃

江月照,松风吹,不是渠侬更是谁。参禅学道波波走,岂知自有颗明珠。

證道歌 其二六六

宋代 释印肃

大悟不拘于小节,猛燄炉中捞霰雪。石头垂足示长髭,修行有甚相交涉。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四

宋代 释印肃

塑个泥佛儿,肚里藏深机。聚沙为佛塔,犹尚获菩提。

父见诸子劣,且教令读书。一日成名后,天下总皆知。

赞三十六祖颂 其十七

宋代 释印肃

庄严圣王子,僧迦号难提。弃国避世荣,便入三摩底。

三昧诸颂 其九

宋代 释印肃

无底琉璃井,忽尔堕其中。胜修万劫功,跳出跳不出,瘖哑又盲聋。

纸被歌训行童

宋代 释印肃

皂袖寒袍入体仪,霞光闪烁绕身飞。
或行或坐频频看,或卧或眠每每披。
几度入山游胜境,数回海上觅龙骑。
假饶千两黄金贵,难买山僧这个衣。

题三门

宋代 释印肃

无门为法门,无入是真入。
君礼信佛心,有为皆不及。
舍财离相契无生,天耳廓通尘不立。

證道歌 其八十六

宋代 释印肃

生死悠悠无定止,改头换面嗔复喜。何如识取本来人,只这喜嗔全是你。

释印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31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