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宋代 释印肃

色见终难见,就里明须现。回头彻见时,不离娘生面。

诗人释印肃的古诗

颂古九十八首 其七十五

宋代 释印肃

探宗勘辨要当人,劫火燄中摝眼睛。渐源顿入洪波里,直至如今不见形。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宋代 释印肃

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充满十方空,言说非本据。

颂十玄谈 其三 一色

宋代 释印肃

鹭鹚立雪非同色,镜里色空谁间隔。不是青黄黑白红,上下东西及南北。

十二时歌

宋代 释印肃

晡时申,衙鼓冬冬妙意新。
括地该天人不会,如飘野马入迷津。
不敢相,勿疏亲,
露体堂堂绝翳尘。屠儿一念无诸业,
龙女逡巡作佛身。

造袁州浮桥语

宋代 释印肃

普庵教化修浮桥,信心自肯大丰饶。
解脱皆因不思议,度人无量永赵遥。
秀江千古源何极,非干今日与明朝。
一生补处谁知有,万德咸欢寂体寥。
蚊子眼中藏刹土,红灯焰裹势眉毛。
毫发虚空全不漏,海山相击浪滔滔。
石牛吃尽张公粟,木女垂丝钓巨鳌。
新罗国打西川鼓,东震旦抛北越刀。
孔自孔,毛自毛,
针劄不入大雄豪。妄想颠倒苏公盛,
未解撑船弄行篙。岂在文言多卜度,
德山拄杖不敲槽。

修城东合浦桥

宋代 释印肃

自性圆融不碍为,浮云枯木任风吹。
莫怪道人无伎俩,犹如浮木歇盲龟。
应化非真不逆心,有无俱遣道须成。
相逢便肯无空过,合浦桥边验果因。

颂四宾主 其一

宋代 释印肃

宾中宾,借钱沽酒设狂人。常常负债无依倚,谤教虚招地狱因。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叹仰流通

宋代 释印肃

释梵龙天众,憍尸加敬重。悟佛了无生,悟与含灵共。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宋代 释印肃

迦叶金襕外,多少人不会。应以色求我,不妨沦劫背。

偈颂五首 其三 回彭居士书

宋代 释印肃

有无俱不到,生灭岂相干。得者随机应,未达莫颟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宋代 释印肃

七宝岂齐经,福多不离心。
心心心是佛,何处更堪寻。

偈颂三十首 其二十五

宋代 释印肃

颠倒梦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独坐。直曾相见与相亲,祇么巍巍迎达磨。

东西露柱满添汤,南北石头快推磨。到与直到俱吃茶,万里清风同唱和。

快活快活也大哥,达磨达磨真老婆。多时寻觅觅直见,却来草里念摩诃。

几年相伴急走过,新罗低头觅直见,举首又蹉过。

今日无知知,直是强扬播。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祸。

四七二三直立形,历劫三祇祇这个。从古迄今食直餐,肚胀气均常直饿。

伤嗟捉月夜猿痴,往复疲劳多退堕。直知古佛只传心,除了此心无别可。

师子子,直消多,直下无心唱哩啰。拈却眼来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禅河。

无量劫来风泡子,至今汩没和巴歌。稽首宝积佛,敬礼阿弥陀。

普庵此来无个事,大家相劝演若多。元来直识头依旧,何须苦苦更波波。

造塔示众

宋代 释印肃

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肯时无不成。
如今宝塔所将圆,诸人尽发一轮心。
气急杀人因悟道,灵山会上没闲人。
大小不拘皆拽石,高低齐转普庵经。
山林岩谷皆微笑,此是如来最上因。
若有痴顽拨不转,猪楼羊棬好安身。
老僧拄杖头有眼,不打披毛戴角伦。
如是斩钉并截铁,一人了事万皆新。

无见顶相

宋代 释印肃

无影树下谁相识,瑠璃殿内绝形名。
千岩色□祥光现,万壑松风和没人。

赞护教

宋代 释印肃

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
法身无二相,总别无罣碍。
凡圣本自无,性天真常在。
寄语住山人,伊作麽生会。

宣说神咒

宋代 释印肃

痴人著色又扣声,岂解圆音不可听。
自古迄今宣不断,到家方觉少知音。

颂断觜瓶

宋代 释印肃

心法无断灭,踢倒一净瓶。
华林不奈何,不脱声色名。
真如俱是戏,心境一等平。
不落有无用,三昧本空清。

颂十玄谈

宋代 释印肃

还还,不消下水及登山。
左右逢源名实相,从斯周匝卧云闲。

赞三十六祖颂 其二十四

宋代 释印肃

真师子法身,究竟无头尾。赚当盲眼人,华空疑不是。

證道歌 其一○一

宋代 释印肃

但得本,莫愁末,远远寻师多赚脱。君子务本道须生,不用牵麻并拽葛。

释印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31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