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来往钟山住半腰,骑驴松下莫萧萧。只因墩号分人我,到了经纶恨不消。
访天目梁渚
烟渚落渔篷,行行访隐踪。野禽冲断径,樵子指前峰。
云閟安禅石,霜清得句钟。长淮一千里,九日却重逢。
送江西益禅人
世路今方隘,情亲别更难。孤篷和雨宿,十月渡江寒。
诗到愁时涩,书来约岁阑。青青狼伍寺,何日共阑干。
吊无著塔
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须惆怅启颓砖。路傍多少麒麟冢,转眼无人赠纸钱。
宁少耘
逢师竹涧旁,岁惨下归航。我独疑深隐,僧来说坐亡。
草墟曾住寺,尘锁别营房。渺渺吴中道,无因过上塘。
姑苏台放生
高台一上一消魂,触目犹多古迹存。触水流来闻越号,舟人指点是胥门。
烟云弄晓青山澹,城郭初晴碧瓦昏。鱼跃鸢飞归至化,当时歌舞不须论。
题杨梅山人渭川图
不识山人面,今见山人竹。鹅溪半幅山,渭川千亩足。
细细穿石泉,猗猗动寒绿。望之意已凉,况当亲㩜触。
贤哉怀隐居,畴能继高躅。
水心先生挽章二首 其二
孤屿秋风寺,三过夫子家。古心坚铁石,软语带烟霞。
别岭栖双径,逢人问永嘉。重看送行句,殒泪墨攲斜。
送僧归淮西二首 其一
高堂无地寄征衣,淮水西边近解围。想得夜阑更秉烛,天寒木落一僧归。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二
夙昔住山缘,来吴已八年。独怜寒塔影,时到碧岩前。
埋玉亡何日,愁云过别天。东风减回首,家学子能传。
送正西堂
弟兄相见竟何如,一见尤胜寄百书。况是青春三月莫,相看白首七旬馀。
劳生衮衮谁休息,世事悠悠我定居。索去自言生处乐,乾坤等是一蘧庐。
和魏侍郎登虎丘
朱轮千骑出行秋,览胜须登海涌丘。水与天光远相接,云遮山色半如羞。
先贤祠下修时敬,古剑池边记昔游。醉墨淋浪足酬唱,归来鼓角动城头。
杨补之梅
一幅霜绡染壑烟,茹琼吐雪似年年。上林多少春风面,白首杨郎正草玄。
云谷日者
卖卜不论钱,开囊乞赠篇。先生虽有术,野客不知年。
披雪穿吴市,占星落楚天。茫茫寰海内,为觅隐神仙。
足庵寄朱新父
知机何太蚤,庵以足为题。动静关天理,纤洪类物齐。
鱼游池水满,鸟宿树枝低。来往门前客,黄尘没马蹄。
天台山中十首 其十
为爱檐前竹,特立万竿玉。萧萧送雨声,沈沈照窗绿。
风雪凌压之,可摧不可曲。澹然如幽人,长年在空谷。
江路午行
谁家吠犬出低篱,桥在村西人未知。白鸟自来还自去,柳阴浓处立多时。
客陈园二首 其二
客来日日待花开,待得花开客又回。未肯尽情皆吐露,似应留客少徘徊。
华顶峰
台岭碧重重,中高华顶峰。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
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
竹邻
虚怀似此君,所至爱为邻。寒影过墙绿,清风无俗尘。
恐孤栖凤侣,不作钓鱼身。昔有吟人癖,移家更苦辛。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二
华发萧骚减带围,可胜忧国更伤时。乐天名位微堪酒,灵运池塘不废诗。
架上牙签烧烛短,窗间花影转春迟。天教惜取如椽笔,要勒磨崖大字碑。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次方蕙岩行春韵
送周伯弜帐管
舟中雪
中秋下含辉亭
天台山中十首 其五
别心首座
同游归故隐
梅溪
吴荆溪大监
陆主簿
桃红菊
海门道中
舟别浦禅师塔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七
树王
寄南叔凯
碧沼
用赵倅韵二首 其一
陆教授致政
董丞相去国
客陈园二首 其一
高辇院
题饮仙图
过无怀故庐
立虚舟游洞庭
寄龟翁史君
送僧游岳
施东洲苍云
琴川图
林酒仙
怀吴中
天台山中十首 其九
送赵守寺丞除郎
酬赵菊庄
送陈省元归通川
岁晚过上竺礼天目
啸岩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二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二
和宋松竹
起夫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一
贾浪仙像
西园晚春
所寓
天台山中十首 其六
万年开新塘
次陈平甫提干晚春韵
题陈藏一山房
狼山池上有感
谢史春坊远招
与郑明府四首 其四
赠四明赵秀才
秋日庵居
初至建邺
酬上官右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