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乾渡水人。
次吕教授游江心韵
鱼龙吹浪雪霏霏,更著青山倚落晖。一幅风帆到烟寺,十年尘土愧征衣。
渔家蓑笠应堪换,老宿瓶盂未可依。回首谢公楼上去,池塘春草昔人非。
董丞相去国
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相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船。
赠四明赵秀才
梅雪初消柳欲金,弄春天气昼沈沈。当时东越西吴事,试上高台为一吟。
寄龟翁史君
添藁近方开,传从越上来。不曾经道句,真个是仙才。
禹庙题新在,兰亭到几回。莫教儿辈觉,瓜戍恐相催。
舟中雪
扁舟泊晚橹咿哑,飘洒随风整复斜。照夜初疑篷背月,隔溪遥认树头花。
村深浦远人迷路,苇折荷倾雁著沙。渔父披蓑归去后,带烟茅屋两三家。
舟别浦禅师塔
诸老凋零尽,江湖转忆君。人经十年换,寺革一番焚。
庭冷池来月,山空塔裹云。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薰。
润云
高结据空虚,吴中大隐居。碧云生暮景,清气浥楼书。
座上通玄客,门前长者车。东隅贯休阁,相望复何如。
寄南叔凯
苦思南叔凯,相别已多年。生与慈云近,灯从智者传。
怜渠如我癖,忤俗是诗篇。桥畔青松老,期来看瀑泉。
宁少耘
逢师竹涧旁,岁惨下归航。我独疑深隐,僧来说坐亡。
草墟曾住寺,尘锁别营房。渺渺吴中道,无因过上塘。
寄御史王少卿
朝阳有鸣凤,天下喜初闻。去棹轻如叶,閒心淡似云。
杯羹留奉母,一饭不忘君。千古濠梁水,流清涤世氛。
汤西楼新居
闻君移住处,相近太平坊。旧日同吟侣,新来认草堂。
避喧犹未可,在陋亦何妨。只有西楼月,清光不改常。
披云庵
绝顶住居安,千峰翠作攒。风吹云影破,天漏月光寒。
野水无行路,孤松半倚看。有时吟到晓,清韵激飞湍。
陆教授致政
去秋哭子过蒸山,岂料今年逝不还。自是广文甘独冷,卑从神武乐高闲。
枌闾南望无回日,莲土西归觉梦间。同队相看成白首,先将老泪为君潸。
送方常簿赴召
门径森阴带草堂,脩篁摇翠间垂杨。不知梦到三竿日,又拜除音一炷香。
池上游鱼觅清影,天边仪凤集朝阳。袖中大有安时策,长乐钟声夜未央。
归涂雪
蹇驴骑破野村前,爱惜飞花懒著鞭。到得归来山舍晚,竹篱遥认煮茶烟。
与郑明府四首 其三
结束才容四五人,绠长尤恐井生浑。浊醪不受殷勤劝,笑把黄花过一村。
送正西堂
弟兄相见竟何如,一见尤胜寄百书。况是青春三月莫,相看白首七旬馀。
劳生衮衮谁休息,世事悠悠我定居。索去自言生处乐,乾坤等是一蘧庐。
和洪提举送平斋集
平斋大全集,千古播幽芳。骚雅杜陵老,雄深马子长。
天能留稷契,世可致虞唐。乐府尤清丽,难回铁石肠。
寄题孤屿琚师半云
江上悠悠寄此身,一间茅屋半边云。长年相伴闲怡悦,去住无心不用分。
初至建邺
六朝陈迹认应难,只有春风燕子还。陌上花开又花落,看人来往是钟山。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王乔
罗汉树
送致政许朝请
送僧还里
叠石
过郑文昌庵
莲华峰
题陈藏一山房
树王
题远景山水四首 其四
和赵寺丞中秋韵
和上官右史韵
送江西益禅人
酬张槎溪
访天目梁渚
晓过吴江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二
岁晚过上竺礼天目
清月溪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一
啸岩
归旧隐
张廉州奏院
送深禅人归衡岳隐山
送僧游岳
客陈园二首 其二
怀吴中
桃红菊
送潘提干
别心首座
秋日庵居
宿凤山寄枫桥诠无言
送沅清溪游江西
别菊
水心先生挽章二首 其二
送赵守寺丞除郎
禁渡
送周肖白
访方蕙岩不值
赵计议半云
王荆公半山祠
送尹教授
和白玉蟾韵
碧沼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一
吴荆溪大监
狼山池上有感
和天目见寄
天台山中十首 其五
寄江阴史君尹梅津
华夷图
寄郑司业直院右史
池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