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雁塔题名二十年,青衫手板坐无毡。时清朝野诸公荐,句好江湖万口传。
杜宇不啼淮树冷,宫莺未老上林烟。麟台凤阁思灵彻,只在山边与水边。
许来亭
猗欤观石桥,境物皆天趣。山高碍鸟飞,瀑响惊龙睡。
真流半千尊,只在云中住。验尽世间人,到此煎茶去。
昙猷昔何为,苦苦欲相遇。饼峰忽面墙,石上穿双泪。
他年许重来,老却青松树。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二
淮云吹过浙西山,只在皇华指顾间。天际悠悠无定向,愿随霖雨不知还。
雁山夏夜
浮岚空翠湿衣襟,合涧流泉奏玉琴。古殿芗寒起僧定,莫楼烟重咽钟音。
随风萤火光明灭,得雨芭蕉语浅深。猛省南来二千里,不应翻作兔投林。
与郑明府四首 其一
疏烟漠漠走风沙,古木寒芜欲莫鸦。拾穗村童涉溪水,数声渔笛隔芦花。
用赵倅韵二首 其二
凭高一望兴何穷,晴雨朝昏景不同。莫向吟边苦怀古,败荷疏柳怯西风。
次方蕙岩行春韵
及时槃乐足幽闲,近自丘园远到关。见綵桃符知岁换,带黄杨柳觉春还。
飘飘衣袂风雩转,草草杯行笑语间。高兴磊然降不下,更须相约过西山。
吊无著塔
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须惆怅启颓砖。路傍多少麒麟冢,转眼无人赠纸钱。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七
兰生在深林,众草相陆沈。微承雨露滋,积受霜雪侵。
幽芗时一吹,樵牧空见寻。采采当我前,远此违世心。
王荆公半山祠
来往钟山住半腰,骑驴松下莫萧萧。只因墩号分人我,到了经纶恨不消。
琴川图
胜处著幽亭,烟林四望平。高山千古意,流水七弦情。
偃室犹堪仰,虞风旧有名。丹青难下手,松竹自传声。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一
名教非无乐,何缘事上眉。不闲因接物,先老为忧时。
两郡垂棠荫,东园长桂枝。用公浑未尽,一世有馀悲。
归涂雪
蹇驴骑破野村前,爱惜飞花懒著鞭。到得归来山舍晚,竹篱遥认煮茶烟。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一
文字滔滔江汉东,早从伊洛定宗风。早兴之后数人物,北斗以南唯此公。
闻道治平犹草奏,向来持论不和戎。匪伊再入脩门去,只有孤忠与昔同。
送僧游岳
上人年少易抛乡,湖海茫茫道路长。凭内州军莫游尽,雁飞不肯过衡阳。
秋日庵居
开门一径通,花木四时同。阴密松成盖,香多桂作丛。
凿池要皓月,移竹种清风。未息尘机者,应难到此中。
碧沼
潋滟一池莲,禅房住半边。北通关市路,西透马塍泉。
碧色冷摇日,香风近扑天。远公虽不作,清社有人传。
谢史春坊远招
支林烟雨旧池台,麾节将春今几回。湖上梅花方做梦,楼头画角又相催。
和天目见寄
共折梅花竹岭西,白云粘袖带诗归。东风著尽青青子,双径峰前落照微。
天台山中十首 其二
千山万山中,翠薜相交罗。春风来何迟,积雪常峨峨。
折木有清响,采薇闻远歌。不因寻石桥,长年无人过。
所寓
旧恨新愁海样深,关河鱼雁各飞沈。芭蕉也似知人意,日日窗前吐寸心。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挽高鼓院
赵东阁奏院
罗汉树
寄御史王少卿
送僧归武昌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二
忆冯宗谕
晋元帝庙
披云庵
送王右曹知南剑
贾浪仙像
赵计议半云
酬上官右史
寄南叔凯
舟别浦禅师塔
海门道中
江路午行
石湖晚泊
华夷图
时敬庵
北堂寄布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二
送潘提干
访方蕙岩不值
莲华峰
别心首座
寄龟翁史君
送致政许朝请
更深亭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三
陆主簿
天台山中十首 其十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三
清月溪
送张明府知黄岗
和白玉蟾韵
送僧归淮西二首 其二
题石瑶林山录
宿凤山寄枫桥诠无言
禁渡
陈孺人
送印宝章知温州
次陈平甫提干晚春韵
陈府判
董丞相去国
归旧隐
吴荆溪大监
得坐
张廉州奏院
桃红菊
和上官右史韵
牧野图
客陈园二首 其一
晓过吴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