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苏升
萧萧爽气入初秋,又见新萤到处流。万事世间俱失马,一身尘外即虚舟。
惠连入梦馀青草,高适成诗已白头。此别各天劳记忆,浦云樵月自深愁。
忆故园 其三
千树万树荔枝红,孤村曲水任西东。几回攀折浑无厌,处处扁舟笑语同。
上座师成太史 其一
词林此日竞飞扬,夫子风流回擅场。凤起子霞纷绚彩,豹蒸玄雾自成章。
一时人物经题品,百代权衡属主张。漫道燕台齐跃迹,可如神相得孙阳。
亲友送余度岭诗以别之
共上邮亭落日低,晚风频送鹧鸪啼。多情所见惟杯酒,有意还看傍马蹄。
月暗岭头云漠漠,雨馀溪畔草萋萋。只今歧路重携手,无数飞帆尽向西。
杨子江
杨子江头计日归,春风偏与布帆违。黑鱼风鱼迎浪拜,山鸟水鸟向人飞。
日落群渔依港口,江清微月映船扉。夜来沽酒却无事,急抵前村问典衣。
己未元旦入朝 其二
丹墀次第绕鹓行,烧罢庭燎夜欲央。旭日远分金阙色,祥云低引御炉香。
新莺啼破千宫柳,碧玉敲残万国珰。此日临轩筹社稷,诸公应有报君王。
用韵送石玉完老师
文章谁独步,夫子最雄豪。人自西山秀,名悬北斗高。
班联惭玉笋,剸割岂牛刀。信宿清风远,旴江一望劳。
赠董文仲山人
风仪皎皎曳霞衣,此日湖天见少薇。何事鹿门深敛迹,却从鸥渚共忘机。
剡藤绚烂才双美,烟水沧茫兴倍飞。一榻久悬知有待,千秋徐稚好同归。
七夕负约答张奉新礼所
盈盈一水望清辉,似隔银河会合稀。七夕已输牛女约,片心先逐片帆飞。
舟泊庐陵玩月同兄汝载弟孺白分赋 其二
暑气销清夜,逢村即泊舟。孤云归岭散,新月入江流。
酒以亲知合,诗因官事休。自今惟种秫,何日始重游。
赞宇陈生在金陵为贾矣而手不释卷其志足嘉也诗以赠之
陶上居何蚤,芳名与愿违。象筹时入市,卷帙向斜扉。
万里虚言远,三年但不飞。龙山读书处,何日始来归。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三 三歌曰
陆有车兮水有舟,公之归兮不可以少留。日杲杲兮风飕飕,公之归兮不可以少留。
题翟吉野善应篇
物数俱有尽,大造总好生。同托天地间,苦乐自关情。
枯骸枕原野,触目胡不惊。杳杳逐游魂,微微动转燐。
愁云翳白日,暮雨哭荒蓁。幸得遇贤良,感念无不真。
一发慈悲心,封土尽成坟。揶揄已称异,盎缶如有神。
古□无主骨,灵台称积仁。能雪孝妇冤,沛泽飞苍旻。
精诚通金石,至信感羽鳞。君看隋侯珠,绝代得灵珍。
载读魏子书,治命立奇勋。不与报应期,冥报自嶙峋。
忆故园 其七
燕市无人意气看,朅来空自醉长安。罗浮一望天如远,回首西山烟月寒。
题同年李仲达孝思亭册 其一
风木志馀思,犹龙节行奇。仰桥空致敬,树背每怀慈。
戏舞留残彩,嬉啼忆小儿。天高何以报,长诵蓼莪诗。
宿武阳次王敬宇先生壁间韵
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
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景物堪幽赏,车尘自可怜。
赠玉隆宗侯游鹅湖诸胜及访翁明府
轻风寒浦觉泠然,客子飘飘向洞天。到处名山堪眺咏,但逢香刹可参禅。
王乔清署通仙籍,陆羽遗林访茗泉。自是探奇情不浅,定携宝箓落云烟。
庐陵夜望西山
遥睇西山景色开,清秋万里绝纤埃。波光似带珠帘影,涧回应从暮雨来。
云外疏钟还自起,树边归雀不相猜。风流千古人何在,尽醉登台得几回。
玉岭驻车 其一
青山环古木,车驻有浓阴。一径野花落,孤村溪水深。
鸟啼俱妙曲,尖吠亦清音。未得长优暇,披襟尽日吟。
北行苦雨
阴雨迷行色,朝朝不放晴。直愁千里滑,转觉一身轻。
旅食惟家好,征途速路程。行行复何顾,忙尽为虚名。
己未元旦入朝 其一
万国寺璋向紫宸,禁钟敲彻曙光新。乾坤白白开青帝,阊阖森森御圣人。
星落天高金阙迥,烟生柳亸玉阶春。欲知此日龙颜喜,朝罢从容问侍臣。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98篇诗文
玉岭驻车 其二
己未西昌七夕同诸子分赋得寒字
忆故园 其八
长安得谢伯子书却寄
元夜滕王阁酌陆宁州陈武宁陈南昌诸丈
长安夏夜
之官新建留别诸子
西昌九日
偶成和云西宗侯次韵
寿王君万年伯母
搆亭种竹
北上留别碧江诸子
白下江风
戊午立秋
署中竹园偶成 其一
兄汝载曾赋贪泉诗二首书于曲江张先生祠十年矣余因之官度岭谒而见 ...
舟中雪夜同蒋伯瑞梁仲玉赋 其二
题张太学澹庵
己未九日同徐丰城见初寅丈陈南昌君冯年兄登龙沙
答天池王孙步韵 其二
宿青溪观
北行风尘
答天池王孙步韵 其一
晚泊丰城
西昌送子曼兄归应举
西施泛五湖图
元日对雪
赠雷元亮先生
归舟夜过飞来寺
长至前七日饮霞峰夜侯宅
忆故园 其四
既度梅关
忆故园 其一
余生平喜食梅日啖数百未厌也四月以之官度岭恨时晚矣偶驻车谒张公 ...
玉岭晓起 其二
秋日风雨酌兄季文偶成
重阳后三日饮彦成宗侯宅
庚申立秋
署中竹园偶成 其三
秋夜署中与兄汝载话别诗以赠之步其留别诗韵
看水灾
入觐留诸宗侯
寿同年刘疏河长兄
幼晋宗侯从麻姑山来访用韵答赠
舟泊庐陵玩月同兄汝载弟孺白分赋 其一
忆故园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