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再次前韵示元老
和子瞻铁拄杖
益昌除夕感怀
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
送毛滂斋郎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迈迨过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留题石经院三首
春日耕者
和子瞻读道藏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其二
仲氏气无前,为文思涌泉。飘然落笔地,时出疾邪篇。
杶干要经雪,骅骝行著鞭。凄凉悲故客,不及见华颠。
蔡州壶公观刘道士
思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过豫章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览辉亭
题李公麟山庄图·建德馆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河冰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孙巨源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垣适多事,忧心生病根。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
送姜司马
和柳子玉纸帐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寄孙朴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雨中招吴子野先生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灙泉亭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奉同子瞻荔支叹
高邮赠别杜介供奉
燕贡士
病愈二首 其一
冬至日
逊往泉城获麦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初得南园
中秋夜八绝 其二
次迟韵对雪
次韵温守李韵见寄兼简毛大夫
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
次迟韵二首
次韵王巩廷评招饮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大人久废弹琴比借人雷琴以记旧曲十得三四率
逢章户掾赴澧州
高邮别秦观三首
郭祥正国博醉吟庵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三首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二雪溪乘兴
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
次韵王巩怀刘莘老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一 二乐榭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予亲教之学作诗俊发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一
次韵张刍谏议燕集
二月望日雪二绝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其一
复次前韵答潜师
次韵景仁丙辰除夜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惠州〈传闻南朝逃叛者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