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洞仙歌 中秋无月和徐少湖

洞仙歌 中秋无月和徐少湖

明代 孙承恩

广寒宫冷,望杳蓝桥路。无奈婵娟被风妒。驾长梯、扫开云翳,放出冰毬,又秖恐、海底骊龙抱住。

有良朋三五。漫倒芳尊,且教迟回唱金缕。洗梧桐露下、衣袂生凉,漏转层城未归去。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拟古二十七首 其十三

明代 孙承恩

孔翠耀文彩,雕笼苦长羁。冥鸿翔云端,弋者空慕思。

局蹐牛络锦,容与龟曳泥。洛下叹陆生,东门悲李斯。

无利害岂及,无荣辱焉施。乃知沮溺流,未可轻瑕疵。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山翁醉倒习家池,欢饮儿童翁不知。今日使君情更别,只来啜茗赋新诗。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五 雷峰晚照

明代 孙承恩

夕阳没晴空,倒影在石壁。长歌归去来,依依远山碧。

寄杨伯清地官四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百二河山拱上游,渡头潮涌集千艘。公门长日清如水,时听阶前吏报筹。

和许龙石同年会诗三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宦途三十七年过,回首今看第几科。岁月浪从忙里去,交情偏觉暮年多。

疏慵老我真何补,勋业群公自不磨。胜会弗常欣此夕,狂歌聊用慰蹉跎。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十四 咏旅舍

明代 孙承恩

飘萧坠寒叶,寂寞虚堂秋。游子久行役,索居寡良俦。

明灯照空壁,啼螀动羁愁。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

中夜起彷徨,仰视河汉流。萍蓬偶栖泊,太息未能休。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二五 李西平王

明代 孙承恩

烈烈西平,社稷是寄。讨定叛逆,一雪国耻。巍巍柱天,赫赫盖世。

钟鼎勒勋,山河存誓。

洞仙歌 十六夜对月

明代 孙承恩

银蟾皎洁,万里清辉满。云翳长风尽吹散。想天公、也自知我昨夜无聊,还赐与,通宵尊前吟玩。

海门龙起立,我亦狂来,醉舞婆娑影凌乱。恐嫦娥笑我、华发苍颜,不悟流光暗中换。

从言有月即中秋,恁乐事、赏心不须分判。

书扇勉馆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白日西飞东逝波,无闻吾已愧蹉跎。后生堪畏还堪惜,可使光阴只漫过。

读邯郸野老卫河谣小述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老人诗句不支吾,为泣民穷泪眼枯。何当录上献天子,便是当年郑侠图。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七 李文靖公

明代 孙承恩

和靖镇俗,忧勤励君。体国寥寥,孰知公心。天书矫诬,新法乱政。

异言纷纷,始颂公圣。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七 颛顼

明代 孙承恩

智疏以达,德深而静。肃清神人,民志以正。稽天创历,定时考元。

夏令式遵,后圣善焉。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六 张曲江公

明代 孙承恩

立朝謇谔,大臣之节。制作尔雅,词林之杰。识达治本,逆睹胡孽。

一代贤辅,式慕风烈。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 文丞相

明代 孙承恩

烈烈文山,忠节孤劲。身荷纲常,还报列圣。正气不亡,百世犹昨。

山川峙流,风霆磅礴。

拟古二十七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有鸟白翯翯,来自东海浔。虽无文采烂,洁白羽毛新。

飞飞集神州,琅然扬清音。威凤仪朝阳,和鸣叶韶琴。

日短羽翼单,天阔云雾深。凤鸟苦不省,鸱鸮将见侵。

四顾羁旅孤,怆恻反哺心。会当乘便风,复归故山林。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五 胡直讲

明代 孙承恩

经术名家,旁通乐律。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束以条格,率以躬行。

百世一时,尚怀典刑。

题小画六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林壑起凉籁,空翠洒飞雨。坐此山中秋,忘却世间暑。

筑城诗七章

明代 孙承恩

我行其野,黯黯其阴。悄无居人,榛莽阻深。

我行其野,言执其役。君子攸为,靡遑信宿。

翼翼君子,观风省方。于焉恻楚,于焉徬徨。

乃观流泉,乃相原隰。乃纵乃横,乃经乃画。

千夫万杵,版筑如雨。救之度之,以开百堵。

突而翼然,雉堞云连。可保可障,允固允坚。我人攸止,可以安全。

有室有庐,耕凿居处。于寒于暑,于贾于旅。长育生齿,千百其祀。

天子之命,监司之赐。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三 咏村居

明代 孙承恩

幽居自村落,僻远无市喧。禾黍依夕照,桑麻宿轻烟。

深巷荷锄归,儿女迎门豚。鸡豚入栖栅,牛羊下郊原。

邻父有好怀,时来话田园。食力寡心累,浊酒供年年。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六 汉武帝

明代 孙承恩

盛气当阳,雄才御世。嘉乐唐虞,狭小汉制。振举百度,征伐四裔。

烨烨明明,恢我王治。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