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扇勉馆生二首 其二

书扇勉馆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白日西飞东逝波,无闻吾已愧蹉跎。后生堪畏还堪惜,可使光阴只漫过。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五十 韩淮阴侯

明代 孙承恩

定伯雄图,登坛数辞。用兵制胜,霆击风驰。成功既高,执义亦固。

忘期赤松,英雄悔悟。

拟古二十七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季冬耿长夜,朔风振乔林。幽斋不能寐,起坐发哀吟。

美人旷千古,遗我金玉音。褰裳邈无从,怅望空劳心。

李白祠迎送神词三章 其三 送神

明代 孙承恩

灵杳眇天神轩轩,烂宫锦天翩翩。墨花天飞雨,俨龙鸾天腾翥。

欢弗固天易离,望天门天君欲辞。灵风生天极浦,倏其旋天不涉以遥度。

吁莫顾天扳莫留,褰余袂天愿从子于昆崙之丘。

题便面三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湿云狼籍水悠悠,茅屋人家竹树幽。野鸟不知缘底急,飞先渔艇过溪头。

宿功德寺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老去河山系此心,上方钟鼓坐来深。乘閒欲问无生偈,却忆当年支道林。

碧云寺泉亭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轻烟冉冉草侵沙,野水桥边一树花。忽忆江南思无那,绿阴深处是吾家。

苍梧

明代 孙承恩

扁舟谢逆浪,泊此梧江浔。孤城倚山颠,下瞰江水深。

兹惟百粤冲,重镇当喉襟。辕门肃军威,杀气常萧森。

重华不可吊,四野云阴阴。水井泉尚活,火山光已沉。

夕雾兼晨霏,瘴厉方侵淫。交南此半途,行迈方自今。

极目天南陲,望望愁人心。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六 唐太宗

明代 孙承恩

显允太宗,聪明英武。龙奋晋阳,雨泽九土。安夏攘夷,雪耻酬古。

文德武功,卓冠无伍。

客有歌李太白泛洞庭湖诗拟赋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湖上风传白苧歌,渚蒲汀柳共婆娑。与君赊取长沙酒,载将明月泛烟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六 包孝肃公

明代 孙承恩

面目棱棱,刚气烈烈。势力苞苴,莫我敢敚。严肃者政,苛刻匪心。

非汉法吏,乃古直臣。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 长孙赵公

明代 孙承恩

决谋辅主,定策立储。武事非长,忠恳有馀。辅治永徽,人多汝绩。

孽后肆屠,天下共惜。

沙河值雨小憩蔡老家偶述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桑枣阴阴覆屋庐,门前时驻达官车。主人为爱元非俗,楼上欣看满架书。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一 邓高密侯

明代 孙承恩

杖策从君,际时风云。少年秉钺,克树大勋。将略既优,内行亦备。

名高云台,光辅汉治。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二 程大中

明代 孙承恩

其心悃悃,其行慥慥。老成典刑,克慎家教。钟和毓粹,笃生二贤。

寻源究本,后世式瞻。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二 隋文帝

明代 孙承恩

勤俭兴邦,法律御世。功就混一,俗几康乂。猜刻习胜,夺宗计行。

酿成厉阶,王祚遂倾。

天马歌赠马鹤沙二孙

明代 孙承恩

渥洼之水龙马窟,代出异种超凡骨。此有老骥真权奇,俛首耻伏枥,平生远志弗一施。

厥子更神俊,声誉已四驰。会须伯乐一顾价百倍,脱衔奋迅开霜蹄。

伟哉二马显晦虽殊总莫匹,房星之精此降谪。钟奇毓秀自不乏,今看更有二驹尤雄特。

骨骼开张气轩勇,先天汗血由来重。双瞳炯炯望四方,使我一见神为竦。

将来岂受寻常羁,天闲抡入应有时。和鸾清节乃馀事,属车天仗随鸾旗。

朝吴越兮暮燕蓟,变化何啻藐千里。过都历块看腾骧,周王八骏应同纪。

君不见物有美恶百不抡,庸常世上何纷纷。二驹者风云得志骋高步,愧杀驽骀逐后尘。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 其一 诸葛 ...

明代 孙承恩

堂堂诸葛公,道本伊吕匹。方其未遇时,龙卧泯渊嘿。

一朝感时奋,变化乃莫测。恢复信本志,为汉誓讨贼。

大义凛照揭,乾坤为开辟。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

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公也真天人,正气泰华敌。

升平礼乐具,抢攘兵革日。抱负郁未施,永为后人惜。

公神在天壤,万古终不没。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

倩陈石亭作小园景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多才陈子今摩诘,笔底能开万里山。试与小园加点染,即看生色动云峦。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三 文潞公

明代 孙承恩

休休元臣,堂堂大耄。端雅静重,镇压浮躁。危疑定策,社稷之功。

天下异人,夷使改容。

舟中有怀张石川

明代 孙承恩

江心话别意匆匆,舵转杯停酒未终。忽漫去帆看不见,斜风细雨独推篷。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