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明代 孙一元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索诗书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

春风倒捲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

诗人孙一元的古诗

蓬窗

明代 孙一元

静启蓬窗发孤啸,天风四檐吹昼晴。乱石风泉自经纬,幽兰老桂时争清。

诗书端坐了节序,山林无事完姓名。夜深魍魉向人拜,薜荔女萝衣分明。

吴氏双桂歌

明代 孙一元

吴家轩前有双桂,虬枝曲铁相交蹉。黑飙一夜鬼神会,天香堕地愁素娥。

露霭向晓半身湿,烟痕翠剥莓苔多。迩来更借栽培力,开花无数黄金柯。

君家兄弟好奇古,携我共坐青婆娑。月色轻摇白鸾箑,秋光浮动金叵罗。

气酣耳热发大叫,仰面不怕真宰诃。寒蟾无语玄兔泣,一泓翠影摇山河。

相看一笑唾壶缺,揽笔赠君双桂歌。

耽酒

明代 孙一元

野人耽酒难料理,十日床头作醉狂。偶扶藜杖出门去,庭草风吹一尺长。

寄青空道人

明代 孙一元

斗酒长歌对夕曛,相思无那隔重云。夜来梦到西湖路,白石滩头鹤是君。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其一

明代 孙一元

山水经年别,樽罍十日留。柴门沙月动,木榻海云流。

同爱名山隐,难忘帝国忧。何时解朱绂,一笑共沧洲。

山中石菖蒲雨过忽开九花喜而尽采食之

明代 孙一元

山中一雨凉,窗前晓气清。菖歜忽开花,一叶冒九英。

文石带浅碧,照我几簟明。尝读古仙传,此草天之精。

出有灵物护,时见云气成。上帝怜我苦,服之令长生。

玉杯收玄露,采花浮轻盈。但觉五情好,旋茹毛骨轻。

便当谢人世,去去东蓬瀛。

西爽亭会别周参政杨顾二参议

明代 孙一元

对酒山亭上,清秋思更豪。轻鸥动江色,片雨带林皋。

兴逐王司马,诗当何水曹。分携聊一笑,日暮上渔舠。

致道观看七星桧树歌

明代 孙一元

海虞山前突兀见古桧,眼中气势相盘拿。上应七耀分布有神会,地灵千岁储精华。

皴皮无文尽剥落,老根化石吞泥沙。据山

浔阳歌十首 其八

明代 孙一元

内官白面坐喧呼,尽道能开五石弧。临敌一时皆扑灭,貂珰铁劵岂应图。

诗成

明代 孙一元

短几兀言情自会,一诗才就夜三更。灯青火冷不成梦,残叶打窗送雨声。

赠钝翁

明代 孙一元

丰狐自胥疏,每为腋所误。翡翠巢南林,亦以文见捕。

世人玩葩藻,投老终莫悟。夫子抱清浮,以钝守中素。

还能远嚣声,朅来随烟雾。予亦畏垒民,从子返初步。

侣鱼

明代 孙一元

清池耀明镜,绿萍净相依。水面散寒花,树相风生微。

主人时夕来,释杖坐苔矶。丛石围小岛,游鱼吹浪飞。

眼中银泼剌,鳞光乱斜晖。物我澹无言,相对两忘机。

余亦观化者,愿与子同归。

幽居杂兴十首 其八

明代 孙一元

清风生瓮盎,吾亦爱吾贫。看竹云连屐,钩帘雨映人。

梅花偶到座,砚水动浮春。意外浑无物,青山共此身。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二 和靖答不允

明代 孙一元

占断孤山五百春,暗香疏影句犹真。六桥烟月春无数,元属梅花旧主人。

宿江干

明代 孙一元

宿鸟不移林影静,春旗犹飐晚风虚。城头明月夜如水,江口小舟人打鱼。

休宁汊口十咏 其十 吟社

明代 孙一元

续代开吟社,佳时剩一游。思奇山改色,兴到鸟深愁。

大雅声犹在,黄初派尚留。太平风物好,有句颂皇猷。

题许氏夫妇节义

明代 孙一元

夫因为弟死,妇乃守夫节。一门节义俱,声光继前哲。

呱呱膝下儿,衣食赖提挈。夜窗机杼声,孤灯半明灭。

白发映青裙,投老志愈烈。磊磊涧底松,凛凛岩上雪。

感慨歌此诗,灯前声呜咽。

闻刘元瑞按察使弃官与甘泉山人候久不至

明代 孙一元

南国有高人,弃官万里道。晨夕问音书,相候青林杪。

岁暮悲风尘,会晤苦不早。何日入门来,捋须倾怀抱。

东山吴居士,况汝平生好。朅来同幽栖,笑拾金光草。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八

明代 孙一元

短策时寻句,高怀自领春。山禽莫相避,我是住山人。

荷巾

明代 孙一元

宓妃乞与波间碧,凭仗南风为剪成。试着晚凉溪上坐,道人真得爱莲情。

孙一元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