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一元
只在秋江上,长吟首重搔。避烟茶已熟,窥户月初高。
山角闻孤笛,湖阴梦小舠。此时还忆汝,把酒兴空豪。
庚午九月廿五日梦中偶得
黄落献晚山,枫林有馀景。携鹤上渔舟,布袍弄江影。
春日王氏池亭一首
别浦渔歌近,临流水槛开。主人时杖屦,斜日在莓苔。
沙净新篁出,亭幽群鸟来。习池风景异,喜有葛强陪。
我昔何所梦
我昔何所梦,所梦在南箕。下骑苍麒麟,被发浴天池。
日月相磨荡,雷电为争驰。鱼龙舂撞死,风雨失所师。
苍水使者怒,九潦丈人知。长跪告丈人,臣实愚以
奉和文徵明元日见访
箫鼓迎新节事忙,喜惊閒客过山房。主人依旧清狂甚,笑博枭卢送酒香。
靖江道中
落日精灵语,空山旅客惊。沙寒留鹭影,风急走江声。
月夜过凌时东
角巾兴自好,爱月访柴门。幽事同吾子,青山阁酒樽。
江风动高树,野水明孤村。欲问今宵意,渔歌起钓䑳。
跨驴游西山天竺寺
秋叶满林吹乱红,秋光半在山寺中。老衲迎门解幽事,一见呼我长髯公。
薰炉相对坐中夕,松声泉韵何冲融。独鹤隔竹向人立,欲鸣未鸣幽意同。
气酣日落豪思发,诗成三绕青桂丛。造物小儿玩人世,俯仰何必悲无穷。
布袍斗笠自高格,狂歌醉叫惊山翁。归来明月散林影,驴背仰啸秋山空。
题美人图六首 其一 斗草
草色风晴绿满坡,佳人拾翠众相过。衣裳带得芳鲜气,一笑归来春意多。
钩帘
钩帘坐晚吹,斗酒娱清晖。幽怀未可言,木叶不停飞。
江上送殷近夫奉母东归
春色满汀洲,沙晴鸂䳵游。故人别我去,回首江之陬。
半月届水宿,挂帆风力柔。芳蘅弄遥碧,閒云澹不收。
远见蒜山月,晚泊琼花洲。推篷慈颜喜,得鱼沙市头。
人生会有别,欢聚不知忧。平明望齐鲁,乘流发棹讴。
夜访吾舍人廷介留酌
白首相看笑语同,满楼秋色坐来空。瓶开楼酒晚留我,心到古人今有公。
一夜好诗灯晕里,十年旧梦雨声中。故山风物浑无恙,还结茅茨八九弓。
梦游华山
半空隔风雨,万壑闻长松。我往采三秀,骑龙莲花峰。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六 和靖许分孤 ...
西湖十里春无数,夫子能来意亦嘉。烟水平分相对住,一山明月共梅花。
江上饯别友人四章 其一
晨起促征鞍,薄言驾舟楫。送子赴脩河,不忍与子别。
兰苕会摧残,茑蔓不堪结。悽悽情未宣,恻恻心欲折。
浔阳歌十首 其三
安庆合围久莫摧,中原保障有奇才。半夜缒城三死士,艨冲百万只空回。
陆氏永思堂
堂在溪流上,门开云树中。青禽回野日,黄叶引山风。
何日烟霞地,来寻桑苧翁。把酒坐终夕,回首茨门东。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八
短策时寻句,高怀自领春。山禽莫相避,我是住山人。
石林
乱石生寒霭,残林带晚曦。松凉供睡稳,山静与诗宜。
入洞随猿迹,登崖割蜜脾。朅来天壤内,此地可栖迟。
泛高士湖
我闻唐家李白一世贤,郎官之湖至今传。我今与子继其迹,胜事岂许昔人专。
方冠野服兴不浅,驾船载酒凌苍烟。千山万山两岸如群龙,蜿蜒尽在几席前。
青山落杯底,白日行舟边。鼋鼍突兀波面出,大鱼小鱼争避船。
君把斗酒,我歌扣舷。天风下来,云叶翩翩。烂醉骑鲸,游昆崙巅。
西爽亭会别周参政杨顾二参议
对酒山亭上,清秋思更豪。轻鸥动江色,片雨带林皋。
兴逐王司马,诗当何水曹。分携聊一笑,日暮上渔舠。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山中石菖蒲雨过忽开九花喜而尽采食之
赠殷近夫靖江二十韵
梦采药王屋山小有洞
三隐逸诗 其二 徐孺子
睡起效赵子昂
毛贞夫参政别予笼一白鹤与丹书一函见遗即席戏成二首答之 其二
休宁汊口十咏 其六 云溪
休宁汊口十咏 其一 旗山
解所佩日本小剑遗殷近夫作公莫舞
宜兴吴克学雨中远访予于吴山一宿而别咏此送之
寄青空道人
题孙道甫小景五首 其三
休宁汊口十咏 其七 龙山
濯发
浔阳歌十首 其五
醉着
重游江上寺
题美人图六首 其二 围棋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二 和靖答不允
田园卜居
游吴
寄斗笠翁
谢方方伯寿卿惠米
浔阳歌十首 其十
晨起见菊花盛开有怀青田令殷近夫
仰则堂为吴孟昌题
靖江西浦与殷近夫别
题文徵明画春江图二首 其一
和刘元瑞参政夜归见寄
阳羡山人
宿归云庵
浩啸
思贤书院十首 其六 乡贤祠
送吴希明
读高士传
把酒漫成
失鹤六首 其六
首夏一日坐钱员外仕宏竹间小楼戏简
海盐陈用明朱元素僧明秀见访山中酒次作诗赠之
居定慧禅院
杂咏四首 其三
陶潜
送杭东卿宪副入京
饮龙井
与杭东卿宪副论宋人诗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 其二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六
浔阳歌十首 其七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十
赠别顾华玉谪全州
剑阁行寄彭济物总制
避客
周舜卿山水图歌
送严季祥会试
新筑苕溪草堂成
梁溪舟中遇吾廷介廷顺昆仲口歌送之
同凌时东邵文化沈邦魁饮戴山大石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