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一元
岁晚卜居草堂静,长日晏坐人迹稀。梅花不开冻云合,雪片忽堕山鹊飞。
春杯到手何意味,江风隔岸吹客衣。归来道路不须问,云谷丈人还可依。
题美人图六首 其三 鞦韆
花下罗裳映縠文,鞦韆彩架簇春云。回头偶道金钗落,深院风清笑语闻。
漫笔用姑苏文秀才韵
翛然脱尘累,浩汗竟何之。千里云山梦,十年江海诗。
鱼龙酣白日,鸿鹄自清时。著眼观群化,长歌酒一卮。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二 和靖答不允
占断孤山五百春,暗香疏影句犹真。六桥烟月春无数,元属梅花旧主人。
林侍御过访留坐竹下问武夷山水
枕上漫尔成诗
枕上三更梦,愁多记不分。长天低野树,茅屋带星文。
月色万里静,江声永夜闻。武夷犹汗漫,宗社想诸君。
送别彭冲老
论交非一夕,去路惜匆匆。鸟尽暮云碧,天低落日空。
风尘千里别,灯火一舟同。句得劝杯处,春归吹笛中。
江山我亦老,天地子何穷。万事已残醉,百年终短篷。
案留青玉在,剑蚀土花红。客里哀王粲,戎间识吕蒙。
昂藏各有意,搔首看飞鸿。
浔阳歌十首 其四
金陵龙虎帝王基,石作城垣江作池。此是先皇开国地,留都万载莫轻窥。
浔阳歌十首 其五
中丞就义身难屈,宪副临危骂未休。要令后代看臣节,白日行天沧海流。
题孙道甫东园卷
小辟东园地,间来乐事宜。幽怀流动处,好鸟忽鸣时。
灌药引清沼,护花编短篱。主人足高兴,嵇吕共襟期。
江城柬殷近夫
沙上风烟异,经时老客心。远天低故垒,落日带空林。
目极芳华晚,愁缘野水深。江城有严武,犹可慰孤吟。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一
皎皎从来忌太尤,司花别处与风流。就中根拨无人会,眼底还将物色求。
浔阳歌十首 其三
安庆合围久莫摧,中原保障有奇才。半夜缒城三死士,艨冲百万只空回。
晚泊江村
半江黄叶飞晴雨,万里长天坐短艘。村酒瓦瓶呼渡急,石门山月去人高。
西湖山居
道人缚屋南山里,西湖正对柴门底。藜杖经旬懒出门,门前看湖聊尔耳。
秋风抚掌桂花开,坐对白石歌隐士。溪翁住近不相知,晨昏同饮西湖水。
休宁汊口十咏 其六 云溪
落日溪光净,閒来坐石矶。因看异人迹,犹见紫云飞。
岸坼枫根出,沙寒石发稀。怀贤增感慨,回首意都违。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索诗书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
春风倒捲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
寄越中诸友
自别西湖上,逃名人不闻。饭甘黄独味,身在野鸥群。
俗病难相恼,静居已策勋。何时还一笑,采秀入閒云。
槜李城别倪世亨
槜李城边春意动,与君半月喜连翩。弱条丽蕊看梅柳,白发青樽且岁年。
交友晚逢文举喜,诸郎早得仲容贤。西归他日同乘兴,万里清江放舸船。
浔阳歌十首 其六
潘鹏陷贼翻行说,刘李逆谋乃助奸。即日尔曹皆殄灭,一时天下愧儒冠。
孟秋十六日孙道甫范文一昆仲邀予同汪进之京兆方质夫逸人泛舟西湖 ...
云移洲渚树回湾,来泛湖光十里閒。逸客泛流同白帻,道人诗句说青山。
天留晚景平波上,鸥落渔家乱竹间。此意与君须领略,菰蒲明月棹歌还。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残冬廿八日立春
孟佥事望之载酒晚访湖上
周舜卿山水图歌
题孙道甫明斋
吴女词三章 其二
与杭东卿宪副论宋人诗
毛贞夫参政别予笼一白鹤与丹书一函见遗即席戏成二首答之 其二
读高士传
吴兴北亭与邦直别
哭吾惟可
发漕河
石川子夜半相访
失鹤六首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 其二
春日王氏池亭一首
避俗
仲冬一日闻雷有感
坐竹林精舍
中秋夜携诸友澉墅湖泛月望海
曾大尹世荣自江鱼
吴兴浮碧亭
奉和文徵明元日见访
思贤书院十首 其七 志学堂
送严季祥会试
同凌时东邵文化沈邦魁饮戴山大石上
文徵明为其友人伍君求作山水小幅十年甫成君求出示予因赋绝句
与殷近夫放舟江心对月
忆王屋山人
雉子曲二章 其二
南轩下梅数花初放对酒尽日
赠青城道士
休宁汊口十咏 其三 笔峰
仰则堂为吴孟昌题
毛应奎副使隐居严陵钓台赴召小诗赠之
南荣老人歌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四 和靖怒答
梦游黄山吟
中酒闭门一月偶出晚步戏成小句
赠殷近夫靖江二十韵
送吴希明
赠友人之梁宋
陶潜
春日游慧山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
三隐逸诗 其二 徐孺子
郎住竹堋口
把酒漫成
幽居杂兴(二首)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二
题文徵明画春江图二首 其二
吴氏双桂歌
浔阳歌十首 其二
宿西山韬光庵
靖江道中
思贤书院十首 其六 乡贤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