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倪司谏公在竹里馆

题倪司谏公在竹里馆

明代 孙一元

使君家在渭川上,茅堂正对青琅玕。皇陂月出夜初静,紫阁云连秋映寒。

已爱冉冉坐中见,更要潇潇吟处看。闻道南邻有蒋诩,携壶相过日高谈。

诗人孙一元的古诗

夜起煮茶

明代 孙一元

碎擘月团细,分灯来夜缸。瓦铛然野竹,石瓮泻秋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

山寺对雪

明代 孙一元

寒入山中寺,今晨雪意逢。清樽留客过,野兴对僧浓。

别渚迷鸥影,深林印虎踪。此时谁会我,倚杖立高松。

谢方方伯寿卿惠米

明代 孙一元

耽贫自笑山人瘦,饱饭还歌方伯贤。白石铛中消岁月,漫炊松火汲清泉。

梦游黄山吟

明代 孙一元

朝看黄山图,暮梦黄山行。手扪天都月,一笑云烟横。

丈人眉如霜,采秀忻相迎。酌我以石髓,遗我以琼英。

泠然跨黄鹄,更欲游空明。群峰忽不见,一举还自惊。

觉来发长叹,半窗松雨鸣。

曾大尹世荣馈江鱼

明代 孙一元

平生味道腴,藜苋心自足。邑侯念此意,远馈春江玉。

惊犬吠成群,打门走健仆。雪花初出水,鸾刀破银腹。

风味极不常,更倒床头醁。隔座目力穷,到手杯盘速。

粗粝得解围,吟声动花竹。

率溪书院和韵

明代 孙一元

构得茅堂枕石矶,矮篱匝匝槿相围。通渠水煖鱼知乐,隔坞梅开春有机。

半引短帘供野望,漫搜奇句了残晖。阶前尽日无人到,绿上莓苔几片衣。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明代 孙一元

草堂临野水,苔积路难分。枕簟虚山月,琴尊度海云。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寻天台山水

明代 孙一元

桃花洞口流水源,石梁桥畔古苔存。山人遥赠金鹅蕊,笑隔云光无一言。

浩啸

明代 孙一元

浩啸竹林间,来过湖水湾。晚花馀色净,双鹤照衣閒。

用拙思深隐,时危惭独还。狂歌聊自得,随意弄潺湲。

得彭济物总制书

明代 孙一元

白马行营照暮春,风流文采一时尊。辽阳流火夜谈剑,梁苑词人今在门。

闻道经时头尽白,还知百战气犹存。寄书为慰南州客,卧病独吟江上村。

宿西山韬光庵

明代 孙一元

露下庭空蛄蟪鸣,山深不闻长短更。天风吹人酒欲醒,北斗插江河半明。

漫笔用姑苏文秀才韵

明代 孙一元

翛然脱尘累,浩汗竟何之。千里云山梦,十年江海诗。

鱼龙酣白日,鸿鹄自清时。著眼观群化,长歌酒一卮。

约鹅湖费阁老明年同游武夷山因作短歌二首赠别 其二

明代 孙一元

野鹤照衣来清濆,山树开花留白云。他日移居溪水上,道衣同拜武夷君。

有客访予南屏山中袖出铁笛作三弄予闻而作

明代 孙一元

有客磊落江海情,袖中取笛时一鸣。初闻中捲水龙咽,静听铁击珊瑚声。

汉戍三秋泣沙碛,胡雁中宵悲月明。感时去国意无那,折柳落梅能自生。

同董子言陈用明沈天用僧古心晚凉携榼湖上以老杜山青花欲然分韵得 ...

明代 孙一元

六桥寻胜处,去去望中赊。树老秋连石,湖酣晚映花。

山光酬野客,诗意爱渔家。归路残阳里,铿铿拄杖斜。

赠钝翁

明代 孙一元

丰狐自胥疏,每为腋所误。翡翠巢南林,亦以文见捕。

世人玩葩藻,投老终莫悟。夫子抱清浮,以钝守中素。

还能远嚣声,朅来随烟雾。予亦畏垒民,从子返初步。

靖江西浦与殷近夫别

明代 孙一元

离节动青郊,高筵敞江滨。哀觞为欢酌,温念忘客身。

连山瞰水陆,平明眇烟尘。清曦升木末,长风吹远津。

桑麻接上国,炎海为南邻。生聚岂鹿豕,行当逆龙鳞。

结交非在多,要得允衷淳。古来豪杰士,寄托各有因。

患难苟相得,谁论骨肉亲。政当笃明爱,安可辞苦辛。

结此园中草,炯言怀好春。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明代 孙一元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索诗书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

春风倒捲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

孟秋十六日孙道甫范文一昆仲邀予同汪进之京兆方质夫逸人泛舟西湖 ...

明代 孙一元

云移洲渚树回湾,来泛湖光十里閒。逸客泛流同白帻,道人诗句说青山。

天留晚景平波上,鸥落渔家乱竹间。此意与君须领略,菰蒲明月棹歌还。

题美人图六首 其一 斗草

明代 孙一元

草色风晴绿满坡,佳人拾翠众相过。衣裳带得芳鲜气,一笑归来春意多。

孙一元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