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江阴解围喜而独酌烂醉

闻江阴解围喜而独酌烂醉

明代 孙一元

好音慰我静风尘,漫喜呼儿笑语新。夏武喜诗歌盛代,江山无恙着高人。

短蓑月下形应古,白酒床头计未贫。安得尽闻烽火息,一瓢长醉太平春。

诗人孙一元的古诗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一

明代 孙一元

春色满三分,梅事过其一。不有载酒游,白日去更疾。

浔阳歌十首 其十

明代 孙一元

闻道君王统六师,蛮兵百万羽林儿。亲征若果临南徼,江水今为饮马池。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明代 孙一元

鲍君寄我蟠桃图,缄书相示来中吴。索诗书图为母寿,牙签锦轴云光敷。

风前披拂伫玩久,沧海万里岛屿孤。紫文缃核大于斗,此木要与凡植殊。

春风倒捲绛罗袖,酒晕时上红玉肤。云烘霞蒸光不定,一颗不易千明珠。

昌容绿华驾文鲤,王乔琴高乘白凫。摘桃实兮来仙都,飘飘蕙带云霞襦。

捧桃献酒为母寿,三千年后游蓬壶。

春晚归山中草堂

明代 孙一元

生涯未了乌藤杖,裹足茅茨年复年。报答清朝浑是句,破除尘事总宜眠。

生来白石仙人分,老结碧山学士缘。剩有一裘行带索,等閒懒坐野狐禅。

休宁汊口十咏 其三 笔峰

明代 孙一元

山势南来远,笔峰独不群。烟岚晴露颖,草木碧成文。

人物千年秀,道源百世闻。夕阳重回首,高望入寒云。

送杭东卿宪副入京

明代 孙一元

对面意不尽,长风吹别襟。江湖浮树杪,鹳鹤下秋阴。

群盗还多难,诸方虑已深。治平望公等,尧舜格君心。

思贤书院十首 其七 志学堂

明代 孙一元

六经立人极,万古如星日。游居日以深,春风群芳茁。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其二

明代 孙一元

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赠钝翁

明代 孙一元

丰狐自胥疏,每为腋所误。翡翠巢南林,亦以文见捕。

世人玩葩藻,投老终莫悟。夫子抱清浮,以钝守中素。

还能远嚣声,朅来随烟雾。予亦畏垒民,从子返初步。

赠郑师准

明代 孙一元

义居闻郑氏,十世浦江滨。国有张公艺,人传李自伦。

宗文今更见,俗化喜犹淳。海内樊篱共,宁无感激人。

率溪书院和韵

明代 孙一元

构得茅堂枕石矶,矮篱匝匝槿相围。通渠水煖鱼知乐,隔坞梅开春有机。

半引短帘供野望,漫搜奇句了残晖。阶前尽日无人到,绿上莓苔几片衣。

梁溪舟中遇吾廷介廷顺昆仲口歌送之

明代 孙一元

吴门北下喜相寻,乍见扁舟系水浔。感慨见收今日泪,昂藏同露百年心。

高歌醉里江湖远,白发灯前夜雨深。此去秣陵如忆我,逢人还寄敬亭吟。

休宁汊口十咏 其九 乡约

明代 孙一元

休阳万山里,民物义相敦。耕凿犹前古,诗书自一村。

应看风俗厚,尚有典刑存。遗训追先哲,年来德业温。

山中石菖蒲雨过忽开九花喜而尽采食之

明代 孙一元

山中一雨凉,窗前晓气清。菖歜忽开花,一叶冒九英。

文石带浅碧,照我几簟明。尝读古仙传,此草天之精。

出有灵物护,时见云气成。上帝怜我苦,服之令长生。

玉杯收玄露,采花浮轻盈。但觉五情好,旋茹毛骨轻。

便当谢人世,去去东蓬瀛。

陆氏永思堂

明代 孙一元

堂在溪流上,门开云树中。青禽回野日,黄叶引山风。

何日烟霞地,来寻桑苧翁。把酒坐终夕,回首茨门东。

中酒闭门一月偶出晚步戏成小句

明代 孙一元

燕麦花开春亦移,道人扶杖下山时。独醒免使渔翁笑,捲叶分泉当酒卮。

夜访吾舍人廷介留酌

明代 孙一元

白首相看笑语同,满楼秋色坐来空。瓶开楼酒晚留我,心到古人今有公。

一夜好诗灯晕里,十年旧梦雨声中。故山风物浑无恙,还结茅茨八九弓。

浔阳歌十首 其六

明代 孙一元

潘鹏陷贼翻行说,刘李逆谋乃助奸。即日尔曹皆殄灭,一时天下愧儒冠。

泛高士湖

明代 孙一元

我闻唐家李白一世贤,郎官之湖至今传。我今与子继其迹,胜事岂许昔人专。

方冠野服兴不浅,驾船载酒凌苍烟。千山万山两岸如群龙,蜿蜒尽在几席前。

青山落杯底,白日行舟边。鼋鼍突兀波面出,大鱼小鱼争避船。

君把斗酒,我歌扣舷。天风下来,云叶翩翩。烂醉骑鲸,游昆崙巅。

避俗

明代 孙一元

避俗年来学养慵,惟怜猿鹤日相从。閒看流水孤筇往,偶与归樵一径逢。

老去形骸无长物,清留门户有高松。空教使者求颜阖,知入云山第几峰。

孙一元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