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马嘶何当还,鹤望亦已久。道远捷报迟,天凉秋气首。
沙风动百草,城月照高柳。心随土河流,迤逦达辽右。
舟中四咏 其二 鸽子
篷畔养飞奴,如檐望却无。船人莫惊起,留得伴樯乌。
赋徐公子澄碧轩十二韵
赐第古城东,池连旧辟雍。画檐涵浩渺,素壁动冲融。
公子闻轩处,长云野望通。影沉南寺塔,声浸北山钟。
曲槛临流得,横桥到岸逢。龟翻荷盖雨,莺掷柳丝风。
莎借秋帘绿,萍欺晓幔红。蜗传书法古,鱼识阵图雄。
舞剑惊飞鹤,谈诗起蛰龙。自天恩泽溥,向煖墨华浓。
气浥研朱露,光浮射鸭弓。我思分钓石,莫遣碧苔封。
又和颐庵见贻韵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也知幕府无多客,共候将军几日归。
和颐庵安山湖对月之韵
月白际高天,波明灭远川。风声羌管细,星影酒杯圆。
去雁穿云幕,惊鸥响荻鞭。将军占破敌,太白更西边。
渡淮有感
十年前问临濠渡,今日重登淮水船。一片征帆沉夕照,两行客泪落春天。
泊两河口
叠浪龙鳞合,双河燕尾分。系船欹野树,炊饭煖春云。
鸡唱荒村得,沙崩永夜闻。明朝逢改火,熟食侑芳尊。
松亭关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次日过安山湖
泰山兼鲁望,积水与河通。月白开鲛室,天青出贝宫。
舟航云物外,郡邑有无中。旅泊无愁晚,终宵野烧红。
长至日
一年时序总途中,古郓城中复遇冬。漫把诗篇供物色,惟凭酒力破尘容。
船头月落长亭鼓,河面风传远寺钟。自叹身随戎马后,故山春事负耕农。
奉和南涧公送别之韵
自甘天地一閒人,偶得从游南涧滨。吟到好风兼细柳,锦囊字字合阳春。
晚望奉怀军前公相
军屋燕
军屋初成燕来止,口衔泥沙结新垒。忆昨三军未定居,燕燕依栖冢上乌。
军今有城兼有屋,燕亦来投军处宿。但恐燕归军不见,军归未归看归燕。
赋崔彦晖雪林小隐
羃䍥更氤氲,林居静不喧。昼光琴荐湿,玉气石床温。
夜雨泉惊枕,春雷笋到门。看知书画法,幽趣许谁论。
蓟州官署松鹤得城字
公馆辟轩楹,长松有鹤鸣。色兼秋共迥,声与月同清。
花向吟边落,苔从舞处生。吏归门半掩,不道在边城。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 其二
腻黄残绿底禁寒,移傍书帷更作阑。自是爱深看养别,向阳浇灌不教乾。
访马参卿得微字
公馆秋清坐不归,酒卮茶盌送斜晖。相逢尽是天涯客,且借桐琴奏式微。
直沽口占
一年长客旅,卸马复登船。碣石山东面,黄河水北边。
形容消雾雨,行李得风烟。更作南还韵,山川信有缘。
过盱眙旧县怀南涧公
旧县新城取次过,百年世事几风波。挂帆客过沽春酒,复业人归理钓蓑。
山水未生淮白少,暮云欲尽海青多。客怀不及南飞雁,也逐閒鸥到涧河。
凤阳府
青天雨黄沙,白日赤若血。孤城临长河,况在苦寒节。
去城五里近,仄径又西折。税车槐屋下,几榻稍罗列。
况乃公子贤,馈酒甚清冽。仆人半已睡,呼起沾口舌。
饥寒固已慰,羁旅亦可悦。山鸟则在巢,家鸡则于桀。
我异鸟与鸡,奔驰何时歇。
项王城
泗州城北项王城,千古令人叹未平。韩信归刘知有主,范增辞楚计无成。
江淮不洗英雄恨,鱼鸟犹疑叱咤声。欲唤春醪奠遗迹,风帆催客赴脩程。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九日得乡字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 其二
夜读门山静居二先生遗集
寄香林僧得听字
五月朔日雨中有怀灵谷禅师
五月望夜六王川对月
自京还越道中杂占六绝句 其三
六月二十二日雨 其二
固镇
咏高丽石镫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一
扬州竹枝词四首 其三
和公相晓出中都父道门韵
途中览古
送陈中复先生
邮亭残花
读千里题赏静诗因而有寄
远兴
奉怀北平庄上将出关者 其二
千里有诗见贻次韵以答
夜坐怀钱塘友人六言
清流关晓望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邳州八景 其五 鹿湖烟雨
元夕东池上作
过高丽寺又小高丽寺 其一
中秋夜燕集
毛沧儿歌
大宁杂诗 其三
吊钱塘卢清源墓
邳州八景 其八 剑台野望
秋日杂题 其一
题高氏挹翠楼
登蓟州城楼得园字
次孟熙韵
滁山道中杂题 其六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 其三
题衍斯道诗卷后 其二
元夕次孟熙韵
常中过乡中二僧官
奉怀白先生兼寄二公子方大参
涂阳八咏 其八 东崦春岚
谒关侯庙
大宁杂诗 其二
秋日杂题 其五
中秋有怀
九月六日催菊赋得何字
奉和公相韵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二
舟中有作奉呈公相
送陶宗亨回越
过高丽寺又小高丽寺 其二
射狼曲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忆吴越风景 其六
过清流关追和宋滁守林公石刻诗韵
过张秋伤河决都水监
十月十一日夜登天喜寺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