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睡起多从池上行,不宜风雨只宜晴。看知鸟鹊营巢意,听得鲂鱼散子声。
夕径响添惊木落,秋袍凉透觉云生。客边喜遇谈诗友,时复相过慰旅情。
过张秋伤河决都水监
可怜都水监,无复汉官仪。洲渚沈遗迹,鱼龙识故碑。
日斜渔唱断,风细客帆迟。前代多耆旧,时来咏黍离。
奉和公相池河驿中留示之韵
君亲俱在念,风雨肯迟留。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
寸心驰万里,一日似三秋。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
奉和寄存翁善世之韵
禅心京国寺,云树大江东。法象超尘外,清谭入梦中。
朝趋春殿日,经礼夜坛风。应喜淮阳信,天寒有雁通。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其二
古碣时时读,长河处处通。所嗟行役地,不与故人同。
雀啅深愁雪,鱼吹细起风。尺书虽满纸,鸿雁几曾逢。
涂阳八咏 其五 温泉煖浪
玉女来浴时,丹光落秋水。到今尚温温,煖浪因风起。
远兴
汉家新筑受降城,沙漠长驱百万兵。不为三边劳战伐,须知四海庆升平。
奉怀北平庄上将出关者 其二
出关容易入关迟,久客寻常恨别离。昨夜灯花开半朵,也因相见不多时。
发凤阳途中呈徐公子
联骑发濠州,梅天雨似秋。马多同栈乐,人少异乡愁。
小嶂藏轻雾,深涡走浊流。榆花零落尽,春去若为留。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 其一
半宜晴日半羞寒,得近公家十二阑。好觅画人传色样,黄金新铸不曾乾。
陌上暮春
斗草听莺非我事,傍花随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赵江淮过一春。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二
灯窗翻阅久,丹墨校雠多。总喜珠还浦,谁疑豕渡河。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五
虎帐螭头鼎,犀床雁足灯。韔弓收夜月,诗砚得春冰。
泊两河口
叠浪龙鳞合,双河燕尾分。系船欹野树,炊饭煖春云。
鸡唱荒村得,沙崩永夜闻。明朝逢改火,熟食侑芳尊。
登蓟州城楼得园字
塞北城当蓟北门,三河流接九河源。霸图河逐秋云远,节制新添虎卫尊。
几处桑麻思乐业,千家砧杵静朝暾。此时天畔登楼望,眼入西风忆故园。
晚望奉怀军前公相
马嘶何当还,鹤望亦已久。道远捷报迟,天凉秋气首。
沙风动百草,城月照高柳。心随土河流,迤逦达辽右。
舟中四咏 其三 燕子
止止复飞飞,依篷更拂桅。秋风从尔去,船不到乌衣。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一
云头鹤背碧迢迢,仙子飘然不受招。直入银河秋水去,好风明月是轻桡。
客睡
客睡浑无寐,归心况入秋。月色圆又缺,行色去仍留。
多病非关酒,长吟不破愁。家书空写遍,无计达南州。
夹马营
船头鼓鸣远洲曙,起行夹马营东路。路傍旗影戍楼风,楼下人家绿杨树。
忆昔纷纭五季中,九州割裂争群雄。天子深宫礼清夜,人间勺水浴真龙。
龙光烛天香绕室,三百馀年基一夕。检点初归大耳公,黄袍已兆陈桥驿。
后来二主堕危机,东南数星如奕棋。听彻行都六更鼓,不思艺祖一戎衣。
宗社既亡元鼎失,此地凄凉但荆棘。明月微连鬼燐青,流水寒通汴河白。
橹声轧轧日东西,吊古无人鸟自啼。我欲悲歌不能去,独倚营东听马嘶。
雨中遣兴二首 其一
举觞问酒亦何如,四月初连五月初。出水大鱼看处好,望晴乾鹊报来虚。
睡多梦熟还乡路,湿久蜗沿插架书。安得此身轻似鹤,云头松顶寄巢居。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燕山八景 其七 道陵夕照
留别南涧公
又和颐庵见贻韵
宿松亭关有怀松轩公子
常中过乡中二僧官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一
堤上行
东昌府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一
访马参卿得微字
题高氏挹翠楼
邳州八景 其四 磬石秋风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三
中秋夜燕集
秋日杂题 其二
登邳城楼
涂阳八咏 其六 土河夜雨
送津上人住杭州兴福寺
和公相舟行即事韵
滁山道中杂题 其三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一
忆吴越风景 其四
邮亭残花
滁山道中杂题 其八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一
九日得乡字
军屋燕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四
吃秋桃有感
送贡士会试
直沽口占
淮安月夜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会庆堂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二
扬子桥
石门口
野营曲
望辽阳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一
雪水烹茶
途中览古
四女树曲
泗州第一山追和米南宫韵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四月十五日夜潞阳看月
月桥晚步 其一
寿公相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寿昌驿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二
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
夹沟驿待后船不至
清流关晓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