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陶安
盖茅为寓所,郡治亦于兹。篱外獐窥吏,衣中蚁齧肥。
昼长无讼牒,兴到有新诗。早食逢来使,斋厨米再炊。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三
古昔兵农一,方今此法成。忠勤争禦侮,字牧必留情。
牛酒行郊劳,熊罴听鼓鸣。倘非明纪律,未见有功程。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一
耕桑田野近,戎马路途长。有职居危地,无心入醉乡。
良民新习战,役户重遭伤。正待汾阳辈,功庸辅李唐。
题袁氏卧雪堂二首 其二
雪满横山晓冷严,华堂帐暖蔽重帘。纵然邑宰来相见,不似当时举孝廉。
为刘博士题画二首 其二
峭壁危峰护紫霞,读书声在邺侯家。静凭窗几閒观物,无限春光在杏花。
晚至白兔河
风雨日来数,夕阳晴色初。聊登沙岸步,忽到野人居。
白兔何年出,黄花夹路舒。喜闻邮舍报,附至玉堂书。
补陀岩
峭壁飞亭起十层,螺弯石路小如绳。老僧独坐云深处,山鬼冲寒夜剔灯。
锄草二首 其一
锄草力亦劳,根连土如铁。草深固荒秽,还疑伏蛇蝎。
杂谣六首 其六
雨淘沙碛炫银色,浪打石根如斧痕。近日船军少登岸,松山窝处已成村。
水调歌头 其二 送宗文山长孔子充秩满
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
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
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风雨中过阳罗堡矶
石立江中举棹危,风驱浪下建瓴垂。辋川烟雨王维画,滟滪舟航杜老诗。
傍岸徐行方得稳,涉川能待未为迟。惜无好酒波间酹,为谢冯夷出此奇。
碧云亭
横碧云间千嶂开,风高废堞雁声哀。饮残杯酒不成醉,望断佳人浑未来。
几欲排云叫阊阖,便当有路到蓬莱。池莲对客应知意,带露盈盈泪满腮。
腊月四日
昨日飘来几雪花,晓云飞出一金鸦。迤南腊月东风暖,吹得柔青绽柳芽。
赠赵道昭
十五载前曾识君,壮哉词气凌青云。十五载后复相见,顿觉中年须发变。
人生佳会苦不多,江海茫茫奈别何。清宵怀人耿予独,目送老月飞银河。
东风鼓棹姑溪上,乘兴敲门一相访。奇言缕缕惊座人,包括周天众星象。
知音者稀谁与论,倦持宝瑟立齐门。几见杏桃红雨落,岁寒梅雪又黄昏。
天借片时谈笑共,追忆从前恍如梦。雁声落枕促登途,驼氁冲晓霜花重。
我别中山不记年,为我访问蓝桥泉。一朝当路有知者,相见恨晚毋归田。
甲辰仲冬望日
忆自秦淮别,今朝恰一年。山川诗画里,天地客窗前。
节物惊心换,行藏顾影怜。屋东寒涧月,又见一番圆。
苦斋 其二
力学在辛勤,才识观今古。譬如适远国,历险冒寒暑。
客有居深山,卓行独无侣。苦节励志操,苦药清肺腑。
焦思废寝食,坚忍能自许。旨美于此得,勿为艰难沮。
始信荼如饴,何殊隽膏乳。我生清苦多,薄命天赋予。
耐守久自安,相顾乐无语。
望东流
千嶂浮空翠入舟,乱云堆里指东流。无缘结得烟霞伴,架屋松风最上头。
闻上江消息(二首)
咏史十五首 其四 葛武侯
扶汉如周夙所期,遗孤委托在艰危。出师二表文犹在,伊傅存心世共知。
赠江有源
紫芝云冷隐臞仙,起傍星垣步列躔。世学有源难坠地,客游无处不谈天。
秋窗揽镜风欺鬓,夜榻评诗月透笺。台阁公卿暂留住,几回访我话流年。
为刘博士题画二首 其一
静趣无穷阅圣经,红尘那到子云亭。东风吹动廉纤雨,顿觉郊原草色青。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秩满避乱
重登凤凰台献歌奉进时岁丙午剪除群凶殆尽喜而有作
太常引 晚景
除教职
登高凌歊台
牵舟
吊虞雍公庙
凤台晓望
晓发彭泽
咏史十五首 其十 令公
送汪一初归淳安二首 其二
太常引 书巢二首 其一
丁家洲
首尾吟二十首 其一
入境
应制次韵石城秦淮二首 其二
桐城杂咏四首 其一
渔歌三首 其二
烟云万顷亭
移舟
太常引 连阴书事
和张景中经历三首 其二
题何氏心远楼
野人二首 其二
烽火矶二首 其一
送东川山长张彦深
湖口二首 其二
桐城杂咏四首 其四
首尾吟六首 其六
挽陆茂先
至正戊子下第南归与同贡黄章仲珍雷燧景阳同舟仲珍赋诗因走笔次韵
题鸂
立夏日纪事
淩歊台
赠江傍源
上命赋诗送枢判吴国兴回镇建兴并寄其弟元帅国宝
大风起
龟头山
首尾吟六首 其五
送张文质赴内察掾
秋浦雪中
送赵心德赴番禺令
咏史十五首 其八 靖
倚柂
西江月 六月二十日初暑书事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六 送春
喜伯温景濂辈至新京
观澜斋诗
秋胡图
首尾吟七首 其六
寓所
过临朐
哭胡通甫参政
桐城杂咏四首 其二
送戴生
挽发蒙师何益甫先生
见饥民
经历张景中泮桥观莲索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