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童冀
浣花溪上筑茅堂,好客过从只漫郎。白露飞来汀草碧,鳜鱼初上柳花香。
放舟日日钓春雨,按剑时时惜夜光。好罢丝纶閒袖手,世间陆海事茫茫。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四
枕流亭子碧山围,石涧桥危过客稀。流水落花春自老,湿云栖树晚犹飞。
山人和露收松子,木客临池制芰衣。欲向丹崖同采药,黄精雨后渐应肥。
次彦德广文迁居韵二首 其一
十年烽火照吴中,环堵空怀一亩宫。客舍惊乌翻夜月,宦途飞鹢退天风。
梁园宾客馀枚叟,楚国衣冠老白公。昨夜壮游还入梦,东华日逐软尘红。
送朱长史致仕还乡
凤城晓日软尘红,鹤发承恩出九重。千里乡关淮水北,五云宫阙大江东。
汉廷清议贤疏傅,楚地耆年重白公。想见到家频致客,击鲜酾酒醉春风。
次张来仪金华山居图韵
闻说山中路,经年断客行。山人理归屐,莫遣绿苔生。
古诗十首 其九
结发业坟典,志尚希古人。区区守章句,坎壈愧此身。
洙泗道已远,伊洛行复湮。岁月不我与,五十恐无闻。
君子贵达道,志士斯求仁。
种德堂
种竹期作林,种松望成阴。种德何所期,乃在方寸心。
勿谓寸心小,生意无古今。勿谓萌蘖微,拱把可十寻。
柯叶日以茂,根本日以深。尚虑斧斤伐,莫使牛羊侵。
我歌聊自儆,持用比心箴。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二
精蓝结构自前朝,金地庄严映绮寮。台殿四时常五色,觚棱初日绚重霄。
黄龙听法空山静,白马驮经故国遥。尚忆禅房曾借榻,松声午夜撼江潮。
题钩勒竹四首 其三
野鹤弄清影,徘徊临曲池。离离霜羽短,不奈晓风吹。
三次韵奉简太史宋先生 其向
帝乡一别又经年,却向丹丘访羽仙。阊阖向云丹凤阙,江湖春水白鸥天。
儒林接武登群彦,官署弘文易旧联。颇念草玄扬执戟,白头能复赋甘泉。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七
矫首钟山澹暮烟,帝乡一别又经年。玉堂夜直如天上,丹地春来梦日边。
西掖故人应好在,北窗无事且高眠。兴来忽忆参寥约,杖策同参玉版禅。
又题墨菊二首 其二
东篱秋色晚,白发对斜晖。独怪休官后,犹纡墨绶归。
再次衍公约看杏花
题广陵太守归
戎马驱驰岁月迁,南柯一梦竟游仙。丁年柯恨违乡国,丙舍犹怜柯墓田。
几处丘原存马鬣,谁家圭组尚蝉联。披图不用重嗟感,金粟荒冈澹暮烟。
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二
论交久叹白头新,况复关河有战尘。道在乾坤非外物,人生疾痛举吾身。
青灯永夜泣山鬼,玄牝何年养谷神。慎勿乘风破高浪,世间陆海正渊沦。
题红梅三首 其二
月殿春风早,瑶姬试晚妆。为怜□□□,□□□霓裳。
次韵衍师约看杏花
去年已负看花约,今岁看花复后期。白社岁深难载酒,彩毫春尽谩题诗。
东风有恨埋芳草,香雪无情满故枝。犹喜家山无恙在,明年归看未开时。
又题墨菊二首 其一
采采东篱菊,秋香正满庭。定知陶靖节,不读太玄经。
贫士(二首)
谢楼则中惠炭
白头万里客幽燕,丈席犹怜有旧毡。客舍寻常饶积雪,帝乡迢递邈非烟。
故人频致乌薪赠,豪室空馀兽炭燃。昨夜西楼瞻斗柄,椒花又喜颂新年。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六
新筑茅堂江水东,开轩日日看晴峰。百年世事如蓬转,三月春光似酒浓。
乍可前川閒问柳,谁能绝壑暮餐松。北窗睡起闻啼鸟,差胜东华听晓钟。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次平仲酬唐宗鲁侍郎韵二首 其二
丁巳生旦有感
庚午中秋贡院述怀呈同志
题扇面小景二首 其一 云山
题秋江小画
次德希感时韵二首 其一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六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七
送张佥宪从军柳州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二
题凝清轩三首 其一
三次韵奉简太史宋先生 其三
息斋风竹
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一
海子桥大风即事一首
仪真舟中
方壶道人山水歌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一
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四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八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九
再次前韵赠别 其一
次前韵寄赤松观陈一山鍊师
云林书舍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八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三
题春郊晓牧图
次张来仪题金华山居图韵
三次韵奉简太史宋先生 其四
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 其一
送郡守入觐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七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三
题翠竹红梅
观尽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次庄孟敬韵二首 其二
题江村片雨图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一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五
再次前韵赠别 其二
赴京遇雨留客邸次公叙韵
小游仙四首次金中孚韵 其二 汉武招仙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
庚午立春日偶成
次前韵寄长沙李叔南
次韵酬衍师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六
水车行
谒岳鄂王墓
题凝清轩三首 其三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鍊师六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