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对山 其一

对山 其一

明代 王鏊

晨光破暝入檐间,雀乳鸠鸣意自閒。晓睡起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诗人王鏊的古诗

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 其二 静观轩

明代 王鏊

夫物各芸芸,过眼总超忽。静中何所观,静观本无物。

金泽僧辨如海年八十九矣手制莼菜并诗见贻因和之

明代 王鏊

玉盘急足送莼丝,风味鲜辛慰所思。金泽老禅三昧手,当时张翰未曾知。

重阳后五日延陵奉菊为寿五色皆具而紫菊特奇因赋

明代 王鏊

旧种寒花五色齐,年来紫菊出关西。杨妃醉醒晕犹在,顺圣名高价尽低。

点缀不烦丹灶永,封培应藉武都泥。姚黄魏紫元相媲,说与诗家漫品题。

消夏湾 其二

明代 王鏊

画船棹破水晶盘,面面芙蓉正好看。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閒。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还嘉鱼 其四

明代 王鏊

武昌西去是嘉鱼,纵有鱼来不寄书。林屋天高无去雁,他年何处问何如。

赠陈御医公尚

明代 王鏊

暑雨祁寒过我频,感君父子有深仁。外家秘诀多传孟,今日卢医不在秦。

树近庐山唯种德,人来燕谷亦生春。吴人自昔誇钱乙,岂谓文中本姓陈。

谢安围棋图

明代 王鏊

朝野皇皇意独閒,依然草树八公山。谁知秦晋兴亡事,祗在先生一著间。

玉汝作东眺轩不忘在东诸君子也次其韵

明代 王鏊

长日过从兴有馀,官曹乖隔欲何如。有时曹几全忘我,几度敲门不是予。

磔磔林间鸣好鸟,斑斑花外度轻车。城东有暇还相过,宾席年来左特虚。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都宪赋

明代 王鏊

东湖烟水空复空,乃在武昌之西、嘉鱼之东。气吞长江捲七泽,闻有至人昔年隐居渔钓于其中。

迩来一百四十载,九疑联绵竟谁在。岂知苍梧万里云,山中亦有东湖俨相待。

浔江漓江左右流,落霞孤䳱长悠悠。閒来朅登大云岭,霜露郁郁愁松楸。

主人自是身许国,到此谁能忘首丘。此亦一东湖,彼亦一东湖,乾坤万里云飞孤。

愿君慷慨终许国,致君尧舜始作范蠡扁舟图。

谢贺宪副泽民示摄生书

明代 王鏊

一编授我未为迟,火候抽添信有时。炉内若能留戊己,市中端可遇安期。

本来面目吾忘我,过去光阴彼是谁。歌罢青天云万里,还丹应有月明知。

我生

明代 王鏊

我生抱幽忧,有癖结中抱。当喜常咨咨,居常殊悄悄。

一朝逢至人,如梦忽呼觉。至言何须烦,胸中殊浩浩。

古今等蘧庐,生死一浮泡。委顺齐宠辱,冥怀无丑好。

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一身自悠悠,此外何足道。

长揖谢至人,闻此苦不早。

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北来燕赵旧山川,平野苍茫海色连。客子行游非素约,野人墟落自成廛。

寻凉有马能知路,吊古无碑可问年。九日忙时閒一日,新诗莫惜被人传。

送盛进士应期归娶吴中

明代 王鏊

终生文彩弃繻辰,建业秋风擢桂新。阙下业花还属子,召南桃叶正宜人。

上章许得天颜笑,奠雁光生故里春。大小登科俱入手,高堂况有黑头亲。

送李给事贯使占城

明代 王鏊

海外谁云更九州,明时还比古诸侯。麒麟赐锦王人出,孔翠包茆职贡脩。

鼍鼓八更惊永夜,鲸波万顷变安流。举头南斗分明近,奇绝平生是此游。

山行三首 其三 灵岩怀古

明代 王鏊

夫差霸业今何在,香径琴台鹿自游。天际青山还故国,夜深明月有荒丘。

涛声不尽英雄恨,草色犹含粉黛羞。莫为吴宫多怅望,今来古往总悠悠。

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

明代 王鏊

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长日经过无主客,祗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

邵二泉点易亭右得泉有诗次其韵

明代 王鏊

酷怜螭吻泻寒泉,百里曾烦乞剩涓。绕舍双鱼惊岸跃,调符单马罢邮传。

不愁海若卑秋水,会见宣尼叹逝川。大易无言原有象,定应天一在亭前。

岁暮有怀木斋阁老因寄

明代 王鏊

东山谢傅近何如,尚忆同游玉署初。岁月阅人双短鬓,功名过眼一蘧庐。

剡舟有兴空回棹,塞雁无缘得寄书。闻道西湖好风日,几回命驾复踌躇。

长安新堤成

明代 王鏊

新筑沙堤镜面光,五更行处月如霜。爬沙稳衬青骢软,缭绕斜依玉署长。

正喜将军能了事,敢云丞相独相当。回头笑指成河处,六月霖霪也不妨。

寄题拱北楼

明代 王鏊

紫微华盖拥宸居,拱北楼成势有馀。沽水绕城斜作字,人家滨海半为渔。

草间狐鼠收妖气,天上风云贺宠除。记得泊舟衰草岸,月明槐树影疏疏。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