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光阴

光阴

明代 王邦畿

百岁光阴千岁忧,一年春色在楼头。东风不管人间事,随意花开与水流。

诗人王邦畿的古诗

杂词 其七

明代 王邦畿

沉香为栋玉为闾,才子佳人自古誉。云暗几时归李靖,月明今夜嫁相如。

一心欲报琼瑶赠,百两何劳玳瑁车。户外众星何历历,横塘秋落下芙蕖。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

明代 王邦畿

严城吹画角,明月照高旻。何幸当吾世,犹能见此人。

文章原性命,朋友亦天伦。酌酒欢今夕,怀君情更真。

葵叶扇歌

明代 王邦畿

葵叶青青葵叶黄,葵叶星星葵叶凉。谁裁边幅馀中央,北斗柄摇明月光。

赠祖印上人

明代 王邦畿

茅庵城外附西偏,稍远人家好习禅。不敢遨游惟母在,绝灵方术得师传。

胸中俗事皆无著,遇处文人便有缘。寻访十朝才一见,近来多过隔江船。

游仙词 其七

明代 王邦畿

黄竹心虚户可开,小仙人爱住楼台。高高层数明窗里,亲见周王八骏来。

惆怅 其八

明代 王邦畿

旭云晴日影曈曈,竹恨花缘梦未终。香破恨窗来茉莉,红销银浦没芙蓉。

河洲六载才逢吉,雷泽当年已兆凶。岂谓佳人难再得,哀知无益罢无从。

水陆道场祭幽歌

明代 王邦畿

白日堕落山气腥,黑云飒沓海气凝。老僧云力开幽冥,天坛之上位之中。

莲花佛顶六角红,古铜铃铃声吽吽。吽吽咒语不可议,上彻九天下九地。

地上死人地下生,嗜欲饮食如生平。老僧观水天雨雨,老僧观药天雨乳。

老僧观日天与光,老僧观花天与香。盘桃千颗生火瘢,香黍如珠饛丘山。

老僧悲,鬼子啼。老僧喜,鬼子嬉。老僧穆穆鬼子肃,百宝光明透重狱。

南无接引阿弥陀,昔时鬼少今鬼多。昔时鬼子多白头,今时鬼子多缺头。

缺头持头来,持头续头去。老僧指向鬼子陈,眼前黑面是仁人。

送薛天中还高凉

明代 王邦畿

君还何太速,惆怅绿杨边。斗酒不成醉,长江已放船。

前言应重念,后会在何年。闻道兹州好,心驰古陌烟。

易训新婚遽拟楚游诗以寄之

明代 王邦畿

塘柳初花月影新,高烧银烛照青春。相逢神女如轻别,得见襄王亦笑人。

高歌

明代 王邦畿

芙蓉红白间花开,水满溪头酒满杯。且莫高歌怨灵雨,恐惊山鬼向人来。

送魏和公 其一

明代 王邦畿

神魂久矣驰清誉,为喜高踪到竹扉。昨见便辞琼海去,今还又别翠微归。

大江落日潮初上,独树繁霜叶已稀。君说故山多胜友,此时应念久相违。

送吕梅实还闽中

明代 王邦畿

送君南浦月,归去武夷西。远水微分岸,流云不住溪。

久居相见惯,忽别倍情悽。慰我相思处,山中有旧题。

秋九咏 其五 奉酬钱牧斋宗伯

明代 王邦畿

宇宙鸿名五十年,小生犹在未生前。著书生进推宗匠,典礼先朝识大贤。

历世见闻成信史,老臣心事付枯禅。何期俚语承优奖,玄晏先生序满篇。

海市歌

明代 王邦畿

虹蜺驾海海市开,海人骑马海市来。白玉人阁黄金台,以宝易宝不易财。

骊龙之珠大于斗,透彻光芒悬马首。若将海宝掷人间,小者亦能亡桀纣。

海市市人非世人,东风皎洁梨花春。海市人服非世服,龙文象眼鲛绡幅。

海市人事非世事,至宝不妨轻相示。市翁之老不知年,提篮直立海市前。

篮中鸡子如日紫,要换市姑真龙子。龙子入海云雨兴,九州之大无炎蒸。

海天谣

明代 王邦畿

海视天,庶几配合云相连。天视海,窅窅冥冥一勺水。

天高海深,云升水沉。

走百病行

明代 王邦畿

上元灯夕后一夕,灯光烛光光烁烁。人家女儿白皙皙,踏取春风好消息。

风俗传来走百病,夜妆夜服相宜称。女郎行径英雄心,卦头论采不论命。

十字街头烟火红,东偏走西西走东。明珠天半翔金龙,轰轰电电开盲聋。

夫人庙在小巷口,粉壁奶娘画二九。少妇下拜老妇祝,明年此夕酬春酒。

西园甲坼青可怜,浅春月色寒有烟。露气轻沾旱地莲,采青归去兴缠绵。

闻人采青不采白,请君看取头上发。人生不乐复何如,无病无忧福有馀。

寿活残子

明代 王邦畿

不惑君能否,时年与圣同。命长多病后,心贵寡营中。

喜睡天成懒,扶筇世拟翁。明年丹药熟,行步快如风。

随诸公侍食方丈

明代 王邦畿

山叶乾残腊,溪潮歇暮烟。法王念寒夜,赐食明灯前。

洗钵石桥下,风炉竹院边。寻常今夕意,容易世人传。

海云寺送侯商丘伯若孩奉母田太夫人榇还

明代 王邦畿

愁绪离情未易任,石桥杨柳日阴阴。伯仁痛泣孤臣泪,元直先归孝子心。

流水竹声萧寺远,白云秋色汴河深。梧桐若已题高冢,回首疏钟共晚林。

人日社集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诗人省却贺新年,此日期过众亦然。席次是谁应坐坐,一时人便给新笺。

王邦畿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19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