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人日社集 其四

人日社集 其四

明代 王邦畿

酒热银瓶箭插壶,何妨赤脚大声呼。千年人日人谁在,不羡雕虫小丈夫。

诗人王邦畿的古诗

苦役行

明代 王邦畿

昔日苦征役,乃是耳闻之。今日苦征役,乃是亲见之。

昔时役苦犹可闻,今时役苦不可陈。陈之不能罄苦辛,陈之有耳不汝闻。

陈之又恐长吏嗔,人宁犯虎勿犯吏。猛虎杀人人立死,长吏杀人不得死。

上悬于天,下踏实地。长吏徵夫直入庭,长吏徵夫不容停。

一户一月凡三徵,二户男成丁一丁。上写年岁五十零,紫膛面色今黄青。

脚气浮肿心不宁,只得出门赴王程。回头低向役妇陈,十家为甲五为邻。

不得脱身,不敢脱身,恐贻汝祸并他人。前日畜鸡畜至今,乡秤曾秤重两觔。

卖之可得银六分,此鸡与汝办米薪。薪难妇采,役难夫代。

哀哉先哲言,难保谁在谁不在。

黄竹岐投陈君宅宿

明代 王邦畿

行止何曾定,于兹忽访君。平田淹潦水,夕日苦行人。

傍路松门近,临堂秋气新。夜深谈夙昔,涕泪欲沾巾。

游仙词 其四

明代 王邦畿

绮阁文窗夜辟时,梧桐月照凤皇仪。座中最上称仙伯,广额高悬双耳垂。

春已去

明代 王邦畿

荒郊寂寂雨初晴,燕语莺啼野水清。日暮落花春已去,东风依旧尉陀城。

杂词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翠幔疏帘夜有霜,漪兰隔水暗生香。萝丝兰曳佳人带,菊蕊黄飘公子裳。

蜀锦被寒添好梦,越萝秋晓试新妆。上天不夺人间愿,会见花枝出短墙。

癸巳岁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帘捲东风入,门开好客过。朝烟冷如此,春色奈人何。

竟日花当舞,沿山鸟自歌。不堪更相送,惆怅别情多。

秋九咏 其六 柬查伊璜

明代 王邦畿

蛮烟荒草丽天末,何事高贤辱远临。十载梦魂长若渴,数行笔札重如金。

遣文多访忠臣传,往事重劳过客吟。有恨莫消相见晚,白云黄叶已秋深。

冬夜有怀杨无见

明代 王邦畿

月光照出梅枝瘦,人影寒归露气深。安得良朋通夜讲,秪须浓酒满杯斟。

寻常见面多轻别,寂寞怀思倍痛心。对就雁书明日寄,名山踪迹恐难寻。

癸巳岁 其六

明代 王邦畿

巷深日已夕,林浅月初升。学圃仆勤课,依山人懒登。

野藤穿旧架,河水濯新菱。感念新亡友,凄其不自胜。

杂词 其七

明代 王邦畿

沉香为栋玉为闾,才子佳人自古誉。云暗几时归李靖,月明今夜嫁相如。

一心欲报琼瑶赠,百两何劳玳瑁车。户外众星何历历,横塘秋落下芙蕖。

夏日陪饶座主石航何给事紫屏游

明代 王邦畿

入林辞溽暑,近水纳清凉。苔藓染新绿,芙蓉佩晚香。

云开北郭路,雷殷南山阳。日暮从归骑,清芬不可忘。

答光公罗浮见奇

明代 王邦畿

江城当细雨,接得远来书。顶礼开缄读,言书直起予。

山川劳梦寐,契阔费居诸。岂不羡飞鸟,乘风独不如。

秋九咏 其五 奉酬钱牧斋宗伯

明代 王邦畿

宇宙鸿名五十年,小生犹在未生前。著书生进推宗匠,典礼先朝识大贤。

历世见闻成信史,老臣心事付枯禅。何期俚语承优奖,玄晏先生序满篇。

刻烛行

明代 王邦畿

刻烛嘱莫速,刻烛速尔嘱。尔停嘉尔淑,尔速詈尔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贬能杀人。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乐任天真。

真伪不难欺幽独,幽独反难欺此烛。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

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华里,不知出在何时,驰驱四座发妙思。

语塞眦裂竖两眉,约束如大将行师。三令五申,斩头馘耳,日中为期。

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

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马行海,舟行陆。截竹截竹阴阳六,茧丝不抽明朝续。

海云寺咏木棉花

明代 王邦畿

水气凉生晓日中,阶前过雨寺前风。坐忘一树无青地,疑是霜林叶尽红。

宫人入道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平明西院尽门开,敕赐宫人送别台。粉黛一时皆出送,众中香引玉冠来。

游仙词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曈曈云影海潮中,花发扶桑满树红。莫是太阳金弹子,琼楼人面尽朝东。

飓风歌

明代 王邦畿

海上有风名飓风,飓风一作田野空。力能飞万斤之石板,忽而拔数亩之古榕。

东西南北无定踪,左旋右转如飙龙。龙潜于海底,虎窜于山中。

伏气屏息,不敢明聪。人言此风是怪风,主人急与借雷公。

雷声起,飓风止。清还之天,宁还之地。雷公怒息而色喜,主人揖送河之涘。

宋人咏

明代 王邦畿

苗长低田病上身,变将旧业别乡邻。谋生且莫誇奇货,章甫何劳适越人。

寿活残子

明代 王邦畿

不惑君能否,时年与圣同。命长多病后,心贵寡营中。

喜睡天成懒,扶筇世拟翁。明年丹药熟,行步快如风。

王邦畿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19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