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鹿门

鹿门

明代 王缜

庞老闲投世外名,入山深处任真情。谁知山木亦随世,惟有鹿门依旧青。

诗人王缜的古诗

待隐图次杨邃庵大学士韵八首 其四

明代 王缜

东风张主散群芳,报答风光诗思狂。自是舞雩寻乐惯,非因啼鸟唤人忙。

九月九日寓九江时户部李时雍同年预约游庐山以是日雨作中辍时雍复 ...

明代 王缜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早朝用岑嘉州韵

明代 王缜

碧落风清夜气寒,鸡人晓报漏声残。九天人月浮双阙,万国车书萃百官。

香散御炉钟欲定,诏传金马墨初乾。朝回闲忆千年事,惟有明良唱和难。

文济邀饮次韵答之

明代 王缜

镇远联舟日日同,兰亭诗会振遗风。道存亭地形骸外,人到安流自在中。

迂性逢时惟信步,远臣忧国誓输忠。多君高谊能邀我,细滴珍珠散酒红。

巡视郧阳城郧阳有行都司成化间新立

明代 王缜

百雉周遭气势雄,一江萦抱步趋同。地分关陕耕桑外,望入荆襄烟雨中。

设险未须占习坎,开司端可应亨丰。从今郧境随时化,尽向诗书乐古风。

春日过杨林驿有感次王朝言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缜

莲出淤泥鸟出笼,云浮天际水浮空。静观物理头颅白,戡破古今花叶红。

一片羁情悬北斗,满腔春兴寄东风。平生踪迹江湖遍,不信人间道路穷。

次陈公远重阳绝句五首 其三

明代 王缜

谁擅诗名自一家,秋来豪兴浩无涯。吴绫直借三千尺,题遍东篱百种花。

六安察院题壁

明代 王缜

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

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一

明代 王缜

夜雨凉生客枕孤,晓来庭院欲成湖。家家湿漏龟鸣灶,处处空浮蚁旋途。

油幕炮车连日起,倾盘倒海一时俱。不知南北江山外,借问当年有此无。

鹿门

明代 王缜

庞老闲投世外名,入山深处任真情。谁知山木亦随世,惟有鹿门依旧青。

次韵答伍时泰操江

明代 王缜

梅雨江南五月凉,太平弓矢几时藏。且调平气龙关壮,不恃浮沤天堑长。

鼎应实中还虩虩,师从正出自堂堂。济川正藉君舟楫,须竭平生佐我皇。

走笔次伍松月都宪谢宴诗

明代 王缜

浊醪草具澹初筵,爱得高轩坐榻连。歌彻薰风三唱后,话寻旧雨十年前。

且看易象从龙意,休误庄经梦蝶篇。浅薄不堪专介宠,七言墨使对还专。

早春次胡紫山韵是日斋居

明代 王缜

瑞雪催诗兴未阑,条风又引我游观。鸟知传信清音细,柳辨迎春碧眼寒。

宫律阳回随黍管,寅标星转傍河干。况当斋沐供郊祀,天地清明兆泰坛。

过韩泷祠次邓中丞韵泷在乐昌县

明代 王缜

一叶迎流百尺泷,兴随秋水拍篷窗。不知造物留何意,故纵惊涛注此江。

险峻未愁风雨恶,忠诚曾见岭云降。山深吏隐无人问,祇有文星镇旧邦。

谒鹅湖文宗书院内塑朱晦翁吕东莱二陆先生旧院惟存遗址院傍有鹅湖 ...

明代 王缜

周室东迁孔子生,宋家南渡朱子出。天生贤圣岂偶然,扶植纲常在删述。

鹅湖书院傍铅山,二陆东莱皆特立。晦翁大会鹅湖前,至今议论昭奎壁。

义利堂堂判两途,毫釐之差分舜蹠。德性工夫归执中,学问兼该务精一。

初若夷尹各一家,卒宗博约共亲密。所以有宗崇儒流,日以文宗表其额。

我昔闻名深慕之,平生愿游今始获。徘徊荒址认残碑,惟见鹅湖寺门辟。

始知异教善惑人,斯道寥寥成叹息。安得佛老尽销除,世宗孔氏无回忒。

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 其四

明代 王缜

持宪使荆南,咨诹驰六辔。鹰隼不及凤,愿勿失此意。

淮南即事

明代 王缜

谁续山阳脉洛通,黄河清浦往来同。酒帘长短楼台外,渔艇浮沉烟雾中。

一片黄云收晚稻,满林红叶醉霜枫。客身不及长淮水,犹解长流到海东。

次韵陈秉衡宪副致政

明代 王缜

一径烟霞护鹤田,满川花柳荫渔船。人间万事此真乐,天外孤鸿翼自翩。

宦海澹于浮海兴,月山高并华山眠。行藏直要关风化,不是寻常漫乞年。

再次前韵赠顾惟庸南行

明代 王缜

苦节何惭却暮金,豪才赢得是书淫。直将棘寺平反手,去作刑曹济物心。

诗酒忽成千里别,忠勤初见二毛侵。一帆风送吴江便,时逐落花春水深。

送吕仲仁太仆

明代 王缜

玉树精神异,银台物望高。论文追汉魏,飞笔下刘曹。

国富还堪问,民穷未可劳。滁阳无限景,山水正滔滔。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