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五 僧舍梅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五 僧舍梅

明代 王夫之

宝刹疑看珠雨飞,香烟幢影共霏微。雪山十九因缘熟,那但长留舍利衣。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念奴娇 柳影

明代 王夫之

半塘春水,早光透玻瓈,绿鬟倒亸。曲岸苔平铺径净,还惹晴风轻簸。

叶叶衣凉,垂垂佩委,碎剪绿阴破。柔情不定,翠眉偏映双锁。

为问庭院沈沈,画垣几曲,却放春愁过。巷陌斜阳偷送出,款款碧烟萦里。

乱点征衫,横拖玉勒,似惜垂鞭堕。犹愁未稳,黄鹂更着一个。

浣溪沙 过熊男公夜话

明代 王夫之

炊稻烟阑煮笋香。溪流萦岫半斜阳。閒宵不觉剪灯长。

鱼计向春元得水,蝶魂入梦不惊霜。无劳濠上讯蒙庄。

水调歌头 咏怀

明代 王夫之

钓竿落吾手,意不在鱼边。六鳌何处,一艇缥渺凌孤烟。

耐可乘流直上,不避回风吹转,蹴破浪花圆。一曲棹歌里,星斗落帆前。

白蘋洲,芳草渡,扣哀弦。落花细数,坐久目送荇丝牵。

出入无肠国里,烂漫无愁天上,鼎鼎度华年。唯有千丝雪,镜里自相怜。

鹧鸪天 藤蓑词○藤蓑白沙隐服五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籊籊江门旧钓竿。如今落手尽清閒。鳞鳞三六双双鲤,历历千重叠叠山。

斜月落,晓霜残。藤蓑耐得一江寒。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三 未开梅

明代 王夫之

万顷春膏凝玉酥,晓霜残月足踟蹰。须须叶叶无中有,一幅先天五老图。

初度日占六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十载每添新鬼哭,泪如江水亦乾流。青髭无伴难除雪,白发多情苦恋头。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

明代 王夫之

擒守忠如捉鳖,奉嘉王亦建瓴。流汗帆风摇橹,埋头白昼囊萤。

暑过友人新斋六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飞雨白四峰,人如云中坐。此势不可忘,当眉起顽懦。

读泾阳先生虞山书院语录示唐须竹

明代 王夫之

泾阳先生不复作,泾阳遗编县高阁。彩虹垂天漫璀璨,大造徒尔鼓空橐。

永陵之季狂澜惊,倒吹枯瓠为玉笙。平地跃起攫光影,失足犹漫誇轻清。

先生两足不妄插,矗立欲撑银汉倾。鸟舌无从说鸟梦,人头定可作人鸣。

毫发析作千万片,一丝独飞挂匹练。亭亭万岁终不欹,世人皆见莫能见。

呜呼乎吾不知麟衰凤去将谁传,区区下界萦寒烟。

秉烛对读过深夜,诘旦赤日生高天。

捣练子 晚春

明代 王夫之

云似梦,雨如尘。花泪红倾柳黛嚬。也算人閒春一度,明年莫更不还人。

和梅花百咏诗 其六 溪梅

明代 王夫之

香雾氤氲霭碧湾,流澌一夜送潺湲。低垂乱惹珠光溅,疑是疑非响佩环。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 ...

明代 王夫之

夕气澄若浓,星光敛清炯。林外露悬灯,未知何峰顶。

满江红 新月

明代 王夫之

远碧无涯,但约略、清光莹澈。凝望处、谁匀松玉,斜分云叶。

幽魄可怜凉似水,一丝浅漾冰纹缬。问青天、何事送新愁,从谁说。

栖不稳,惊禽咽。风不定,波光叠。眄南枝高处,素痕明灭。

认得遥山青不了,半峰微露峨眉雪。便迢迢、飞梦入层霄,还孤怯。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二 疏梅

明代 王夫之

暮雨萧萧梦几忘,晨星落落意争狂。从教子结调羹用,不倚多金傲雒阳。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琼尖新炕凤毛毸,玉版兼蒸龙子胎。新化客迟六峒远,明朝相趁出城来。

和梅花百咏诗 其十二 问梅

明代 王夫之

不是桃源惘去津,知开知落也难真。南邻酒伴经旬饮,欲与商量恐过春。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三十八

明代 王夫之

王戎钻死于陵李,弥子分残曼倩桃。花鸟子来皆命薄,蛇龙此日足功高。

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只遣狂夫添白眼,摊钱三峡狎奔涛。

繇恋响眺一奇石而上同夏叔直援石曲折遂得方址岿然可台

明代 王夫之

身随落叶高,足尽奇响力。同是一潺湲,泉端不可识。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二 杨提举维桢 嬉春

明代 王夫之

选胜明朝陌上花,狂夫已宿黄公家。连钱夜洗香泥点,团扇新描软縠纱。

燕尾掠人沾绿酒,莺歌随处咒兰芽。片云南浦不成雨,油幕高搴看晚霞。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八 瘦梅

明代 王夫之

断岸欹危挂古藤,红泉瑞露饱何曾。清羸百鸟衔来易,将供日中一食僧。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