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朔风生冱寒,琼瑶遍山川。日夕天雨花,苍山祗树园。
大千开净域,一发无垢氛。热恼顿消息,超山谢尘喧。
灵台澹明彻,庶极真空源。
和冯大尹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昔住吴山岁月深,归来聊复别儒林。喜逢佳节陪高宴,未别明时叹陆沉。
官俸请教供色养,芳樽沽得称閒吟。太平无事双亲健,为表当年忠孝心。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
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
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过阳城祠
荆棘丛深隐坏垣,半庭残甓草芊芊。馀生本拟成孤愤,直草虽伸已五年。
岭徼风烟惊鵩鸟,条山花木怨啼鹃。当初只合终佳遁,谩费昌黎论一篇。
中秋对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 其一
碧落无云河汉流,野亭孤坐思悠悠。广寒殿启银蟾跃,古桂香飘玉斧收。
诗客久回千里驾,仙台高接五城楼。遥知樽酒陪清赏,箫罢临风恣唱酬。
折股后呈诸友人
忧患因身苦不知,折来未是学良医。垂堂自忽千金戒,大厦元非一木支。
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访君莫怪来常晚,遐轨从今不可追。
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二 金风玉露
玉宇风生秋满天,露华凉冷浸芝田。适来云表皋禽下,独立苍苔警不眠。
送陈仲实还潮阳
十年海上赋离歌,今日临岐奈别何。归去故人如有问,春山从此蕨薇多。
山居即事五首 其五
饷田分野饭,社酒倒山樽。茅舍无人守,春风自闭门。
箕山落照
行尽箕山第几重,乱峰高下夕阳红。泥涂轩冕夔龙上,土夕形骸鹿豕中。
洗耳溪头馀晚濑,弃瓢岩畔有寒松。自从避让归何处,一入霞烟更不逢。
南行留别
五月南行道路长,黄埃满面汗流浆。入淮四望山如米,过颍三程水似汤。
老去不堪鞍马倦,客行端为简书忙。回头却忆金门乐,白纻乌纱坐晚凉。
古诗五首 其一
空堂霜气肃,落木集已多。墙阴数丛菊,岁晏承阳和。
寘卷下堂行,自爱颜色佳。掇英汎浊醪,为我驻年华。
渊明已黄土,幽姿徒尔嘉。惆怅南山上,千载空烟霞。
村居感事三首 其二
早婚礼义已全乖,偷薄成风更可哀。几欲持毫濡沧海,不胜今日续新台。
中秋不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 其二
孤负中秋又一年,草窗闲坐不成眠。莫辞醁酒十分满,能不清辉几度圆。
三匝短歌悲晚景,一声长笛破秋烟。人生忧乐无穷达,莫把清狂说玉川。
灯夕在平陆感旧三首 其一
曾向斜街寄醉眠,燕城回首几经年。风柔广陌灯初挂,云散仙台月正悬。
吟笔欲挥诗唾玉,舞裙才动步生莲。而今寂寞扬雄宅,独对长檠雪满毡。
雪夜杂诗 其五
诗翁老去不禁寒,日在柴门已返关。清晓家僮呼我起,墙头惊失夜来山。
过九江府
寄董仲伦四首 其一
天地清空一点尘,此身聚散梦难真。闭门咸谷花争发,策梦王官草自春。
荣辱尽抛身世了,行藏都入笑谈新。堂堂正道行将去,更莫回头别问津。
关山蚤行图
早起去山店,鸡鸣月在天。瘦马恋残刍,仆夫烦力牵。
山外有畏途,石粗履几穿。行行二十里,彷佛闻炊烟。
林间宿鸟散,摇荡露漙漙。迟明据鞍睡,梦里到长安。
挽草堂李先生为李居恭
文江江上草堂宽,游宦归来鬓已皤。酒饮贤人秋社散,星亡处士夜台寒。
诗成自挽应难和,琴在无弦不用弹。自是承家有新录,埋名千古便须刊。
侯村夏日即事
睡足西窗日尚留,起来推枕强梳头。一川麦浪荒村远,满院松阴野寺幽。
徒见衣冠惊俗辈,空教文字迈时流。朱门欲谒谁青眼,拟向溪边买钓舟。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讲堂前右植石榴左植脩竹是年蝗灾竹为所食石榴味苦感而有作
送夏典仪丁艰回金陵
题边道人小景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 其二
送颜子中使广州
贺三十生子
棠梨墓歌
和韵送陆员外
食苜蓿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 其二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一 秋意
中秋小酌录呈诸贤友二首 其一
柏塔寺 其五 杨公祠
秦楼夕照 其一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二
初冬述怀时樊女南迁
送陈主簿归四明
春日雨中即事
偶书二首 其一
送胡叔雅从军
送胡仲雅南归三首 其一
望嵩山
晚眺次林公伟韵
送马文隆县令归临颍
送刘允中游关中
送监税李公考绩
望云思亲图
和德安允恭韵
望云生
瑶台顶 其三 涑水
相和歌辞。饮执长城窟行
送孙太雅赴京
送赵炼师归白云庵
洛水春风写竹作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四 秋声
和鲁客见寄韵
得南信四首 其一
偶书二首 其二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二
寄董仲伦四首 其二
赴任廉州教授别临颖教谕张朝宗司训丁宗岱
望中条山怀道卿王先生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一
雪巢为张子玄道士赋
送陈同佥
和悼亡二首 其二
侯村寺遣怀二首 其二
郁林州道中
思亲处为孟叙仓代作
题怪石图赠异上人
怀东城旧游
扈从郑门迎驾
条山积雪
过东吴岭
挽子中刘别驾
陵阳春晓图为审理赋
九日登瑶台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