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三日高眠闭小斋,西山一望失楼台。傍岩松竹璚林列,当失峰峦画帐开。
青旆晓誇新酒出,玉蓑寒驾小舟来。披衣闲拓岩窗看,原上鸣弓猎骑排。
题王审理山居幽趣图
买得青山似画屏,石田茅屋称幽情。晓分田色连窗碧,夜送泉声到枕清。
松下湿衣闻露滴,溪边倚杖看云生。他年报答君恩重,归去重寻鸥鹭盟。
与和仲古心饮酒分韵得诗字
渊明归去时,不作儿女悲。视世如浮云,出处得所宜。
有酒但欢饮,戚戚欲奚为。斯人不可见,载歌停云诗。
游西城冯叟花园二首 其二
张谷东头访隐君,柳花吹雪白纷纷。药苗经雨和烟种,泉脉穿云带月分。
僧谒晨斋烧玉笋,客来晚饭煮香芹。清欢未尽催归去,啼鸟一声春日曛。
喜雨二首 其二
鸣鸠拖雨过中条,清意令人酒半消。香霭画帘凝不动,烟沉绿树聚还飘。
大田多稼望中变,八月沧江枕上潮。耕凿虽勤皆帝力,升平今见到渔樵。
山居幽趣断前诗句成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三 秋色
岚光淡淡复浓浓,多在园林夕照中。绿减在川烟际草,红添千树水边枫。
落霞孤鹜吟难尽,折苇残荷画不工。只有谪仙情思苦,灞陵伤别意无穷。
送颜子中使广州
使君捧檄度南关,远布天威广海间。为问故人孙内史,翩翩剑佩几时还。
示子砺
我家本燕云,皇考昔膴仕。门户早单弱,田园久废寘。
中原丧乱频,骨肉不得恃。兄弟弃草野,松楸作平地。
今我虽偶存,贫病苦交至。有尔且煖眼,嗣续得不坠。
富贵人所愿,诗书须尔事。头角似稍长,难以杂童稚。
玉琢终待磨,木揉后成器。寸阴必自惜,前脩可追跂。
数数恐伤恩,斯言尔当志。
再题玩梅轩
含章殿下春归去,聊挽东风入砚池。对影莫辞金谷酒,披香空费锦囊诗。
不妨月底成三友,何必江南寄一枝。绝胜孤山山下客,空林风雪扑头时。
送夏典仪丁艰回金陵
梁园岁晚仍奔赴,清血沾襟诵蓼莪。乡讣数行心已折,家庭千里梦先过。
冶亭山暝苍烟合,采石江空落木多。此去蒙恩借才俊,促归南陌待鸣珂。
偶书二首 其二
庸庸袜线愧才疏,多口曾招祸有馀。去就已如巢幕燕,功祸浑类上竿鱼。
昨非今是无多远,覆雨翻云一任渠。万事从今都拨置,荷锄归去理残书。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三
火烈幽兰国祚终,绛山风节更高崇。九泉若见诸藩镇,羞杀恒山武相公。
秋怀次韵
解印归来晚,茅斋病未除。穷愁邻桂树,归兴托鲈鱼。
久历羊肠险,难通雁足书。秋风正萧索,不似故园居。
承颜堂为瞿述作
孝子愉亲供色养,承颜新写墨浮光。座间共喜双椿寿,庭下重瞻五桂芳。
綵服舞嬉春正好,白华乐颂日偏长。武林千载清槐路,会见贤孙构肯堂。
柏塔寺 其五 杨公祠
中条山下古祠荒,祠下疏槐叶半黄。五载醉乡心兀兀,一封谏疏语琅琅。
朝廷独立寸心赤,岭徼思归两鬓霜。此去却当书上考,五云飞出紫泥香。
三省轩
一片灵台玉琢成,时时点检要惺惺。通开旧壁方窥月,澄要污池始见星。
几树好梅连屋白,满庭芳草入帘青。功夫到此规模大,不为区区老一经。
閒田春色
敛衽重寻瓜瓞诗,二君被化圣明时。人心似日云烟蔽,圣德如天草木知。
风煖平原花发早,雨昏高树鸟归迟。如今犹有风流在,阡陌纵横不忍犁。
题望倍思亲图
草铺平野树苍苍,游子登临倍感伤。鸿雁去边生客思,白倍飞处望亲乡。
山遮故国身难越,水接遥天恨共长。何日得归盱水上,一樽春酒寿高堂。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一
苒苒沙汀展翠毡,行行苔径踏青钱。适来倚杖看云处,閒与白鸥相对眠。
题云松野岸
远山积翠白云多,扬子幽居隐薜萝。一径松阴春寂寂,朝来载酒几人过。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九日登瑶台山
写望云图寄温陵刘子中
归兴
灯夕在平陆感旧三首 其一
再游竹林寺
棠梨墓歌
和王清源教谕寒夜杂咏
山居即事五首 其五
奉教和王达善学士梅花四咏 其三 梅魂
黑蝴蝶
初冬述怀时樊女南迁
龙江送别图
送成纪善省亲关中
和体方游相国寺
奉教题龙江送别图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四 秋声
南陌词 其一
灯夕在平陆感旧三首 其三
送丁大尹之稷山
送胡叔雅从军
和悼亡二首 其二
讲堂前种竹旧极盛茂近为
与邹知县相公
题都门送别
盐池晓望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瑶台顶 其八 禹城
题周尚谦金陵送别卷
谒三皇庙
葡萄酒
和德安允恭韵
柏塔寺 其七 中条山
和黄体方伴读雪中即事
次韵峨眉山
夜宿洪塘舟中次刘子中韵
龙兴观金箓建醮(景龙二年)
雪夜联诗图
酒家谣
雨中望条山
题画葵花
陵阳春晓图为审理赋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 其二
挽柏佥院
怀云卧轩上人
柏塔寺 其一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二
折股后呈诸友人
喜雨和朱宣韵
中秋感旧
送陈同佥
柏塔寺 其六 玉溪
晋阳寒食
题画竹为胡子澄作
瑶台顶 其二 秦楼
宿介休
侯村夏日即事
风木轩为吴审理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