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秋风拂庭梧,有客远行迈。行迈将何之,家林稍云外。
向与父母别,来叙兄弟爱。褰裳上中条,秋河方迅快。
握手复几时,良会止一再。华筵接高论,芳德曳兰佩。
归计何匆匆,令人增永嘅。
简临颍大尹马文隆
三载王门老教官,授经日日近金銮。麝飘金墨诗情好,蚁泛宫壶酒兴宽。
老去每生乡土念,归来端为故人欢。何时策杖瑶峰下,闲共云山赋考槃。
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一
逆竖谁教解巧机,玉箫新进上方吹。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
雪夜杂诗 其五
诗翁老去不禁寒,日在柴门已返关。清晓家僮呼我起,墙头惊失夜来山。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中留道中
秋风烂漫熟禾黍,夹路垂垂枣尽红。长镰在腰来妇女,小篮负背走儿童。
野菊开花清露湿,楼桑坠叶白烟笼。夕阳山下少人去,杖藜随意数飞鸿。
南陌词 其三
南陌东边草染裙,嫩青深翠一时新。王孙去后无消息,春雨春烟恼杀人。
观舞天魔
忆昔开元天上乐,遗音传向世间来。鹍弦夜拨风生殿,羯鼓春敲花满台。
荔子浆寒醒未解,海棠日煖梦初回。谁知百战功成后,一曲霓裳种祸胎。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再游竹林寺
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
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
福善寺宣和画壁
宣和崇画古来稀,名笔谁知向此挥。贝叶写成清梵语,空花飞满古天衣。
咒师持钵䧏龙下,禅子谈经跨虎归。他日重来持粉墨,近窗临榻得依稀。
清明有感
春水初生芹吐芽,柳绵飞雪满澄沙。竹鸡乱语桑蹊暗,野雉低飞麦陇斜。
风散纸钱人上冢,雨昏乔木客还家。太平有象真堪咏,一幅青帘傍杏花。
寄方中上人
竹径柴扉客过稀,落红满地绿依依。怀人独立沧江上,几度扁舟兴尽归。
柏塔寺 其九 原上寺
高原古刹四无邻,水石清幽洗毒尘。林下诵经翻贝叶,篱边扫雪折霜筠。
风回峻岭猿声响,雨过沿溪虎迹新。护国招提有真印,参禅应现宰官身。
奉教题夷山晚望图
朝朝鹤驾驻山头,极目天南是越州。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静熙轩为伯振教授赋
逸客林居更辟轩,开轩时复看云眠。偶来碧涧携明月,闲弄枯桐作响泉。
松火夜窗摇绛影,木香晨榻散青烟。客来相对无尘抱,共说南华第二篇。
吊刘敬可
平生时与道相违,一宦才通两鬓丝。身后尚存鹦鹉赋,生前空叹鹡鸰诗。
苍天有意应难测,黄壤无情更可悲。江上梅花谩开彻,一壶村酒与谁携。
赠陈仲宽刘嘉善二贤者
藉甚才名英妙年,江湖何幸得同船。清时未许公藏器,晚岁翻令我着鞭。
人物一双真白璧,文章百选中青钱。他时邂逅逢知己,一荐云衢上九天。
中秋和赵孟弘二首 其二
银汉昭回势欲流,瑶台露下冷光浮。轻风捲雨作佳夕,皓彩射空生素秋。
老子据床多逸兴,孀娥依桂不生愁。此宵常被阴霾误,来岁高堂得赏不。
谒三皇庙
混沌凿来天地分,蚩蚩鹿豕尚同群。龟图已阐先天画,鸟迹初呈上古文。
肇创礼仪犹罔象,未开风气自氤氲。谁还太古熙熙俗,卉服洼樽读典坟。
瑶台顶 其八 禹城
空城隐隐枕鸣条,大禹卑宫万国朝。九数契中非出洛,八年在外独乘橇。
雨收残垒苔痕绿,烧过高台草色焦。君去明州经会稽,神祠走奠莫辞遥。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仙游篇
游静林寺
三省轩
白云思亲图
题怪石图赠异上人
寄蔡司令 其一
过眉山二苏先生墓
挂鼓石
奉教和王达善学士梅花四咏 其二 梅香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一
闻呼鹰
读韩信传
谒微子祠
题画寄会稽胡温
瑶台顶 其三 涑水
雪禁体
次韵峨眉山
和冯大尹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送故人韩士林北上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二
雪林为柏上人赋
送丁大尹之稷山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 其三
宫之奇庙
竹林寺
题驺虞图
和邓舍韵二首 其一
和韵送陆员外
底柱鸣澜
金陵送别图为体方黄先生作
忆平陆旧游
瑶台顶 其六 司马断碑
平陆县丞何德举吾文字友也官满报政京师近书来升嵩县知县余作近体 ...
示子砺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二
关山蚤行图
客中清明
无题五首 其五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三 秋色
清明登瑶台
偶书二首 其二
环翠轩
和德安允恭韵
宿介休
望云思亲图
重游柏塔寺有感
中秋不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 其二
夜月吹箫图
折股后呈诸友人
德星图
挽古心淳上人
箕山落照
挽柏佥院
送金伴读归汝宁省家
再题玩梅轩
慈竹轩
具庆堂诗为临颍教谕张朝宗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