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渐逵
石虹桥上看花飞,鸥席堂中忆少微。桂树丛时人已去,海棠开处燕犹归。
山含远浦疑晴黛,鸟渡平芜对夕晖。谩醉芳阶成独咏,不知空翠上人衣。
题安期生
安生远避世,采药再不回。骑鹤入白云,九里为之开。
秦皇徒朽质,汉武非仙才。灵踪竟玄秘,方士空疑猜。
同陈明水三谢何古林登五层楼次韵二首 其一
自从踪迹落人间,荏苒韶光迟尔还。此日登临同驻足,百年天地几开颜。
半空筋斗何妨打,上界仙人一任闲。独向程门怜上蔡,祇能攻出利名关。
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 其三
春日春花映醉容,袷衣遥趁舞雩风。青尊坐下多逢少,白发年来半已翁。
种竹惯看三径绿,卧霞深爱一溪红。北窗笑傲羲皇上,窃比渊明意气同。
途中寄黄樗亭社长二首 其一
文砌疏棂曲径依,淡烟芳荫堕游丝。石池无限桃花发,飞去黄鹂唤子规。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四
阆风台畔日含晖,满径春风百卉菲。犹有桃花开未遍,似应留待主人归。
送伦右溪五首 其五 飞来
林泉藉幽胜,别思更绸缪。羡尔登三事,怜予得四休。
佛灯寒共照,壶马夜相筹。故国欢娱地,空嗟白发秋。
别王立庵
五年羁客落萍踪,垂老江湖白发重。丹诏有春来紫阙,孤臣无语泣东风。
绝句十首 其二
多时种树已成丛,屋角墙头地不空。拂瓦轧墙犹不忍,留遮炎日待凉风。
闻诸君许过访再诗以迓之
不教尘滓腻芳裳,一枕松风浣石床。懒惯儿童多任性,野便鱼鸟亦生狂。
书缄缥缈来鸾使,梦觉依稀似水乡。犹有倚楼频伫望,蒹葭摇影月明方。
绝句十首 其三
高畬车水力难强,近筑荒陂水圳长。佃子喜欢相对语,今来不怕旱来妨。
访甘泉书院 其二
灵泉清彻注玄关,灏气元精共往还。直作川原归海去,不将尘滓混人间。
京邸七夕
凉入帘笼罢倚楼,淡云疏雨接芳洲。人间巧拙怜瓜果,天上风波恕女牛。
河鼓漏深孤汉杳,榆花香袅七襄浮。古今离别应无限,不在灵源一水秋。
访冯次冈林塘幽筑 其一
名苑三城著,君家质更清。回廊依绿树,曲洞际芳汀。
石发侵衣袂,山颜敞画屏。徘徊不忍去,呼酒入深更。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五
洛源清彻溯明河,浩浩春风散碧波。洙泗若为分席坐,不知颜闵竟如何。
送陶瑞之使交
天王旌使下明都,两伯风师为扫除。标柱昔曾归马援,谕文今已得相如。
门当北户常瞻斗,山到中流独看鱼。莫谓远人重迷道,庙堂应有指南车。
送李用方之连州
连山称穷僻,水激山愈奇。昔读昌黎文,想像犹依稀。
世古风尚存,俗野人未漓。念子客行迈,观风远相期。
倘遇区册辈,为我一谢之。
送李三洲之湖广 其五
去年别右溪,今年别吾子。人生百年内,会合难久恃。
白云无停踪,江水流不已。愿言莫遐遗,德音孔伊迩。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二
五年暌别奈君何,君酌金华我放歌。龙眼荔枝应未熟,及归犹得对沙螺。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三
万顷烟波杳洞庭,岳阳楼上敞虚冥。扁舟何日遥相过,共看君山一点青。
登越王台怀古
虬枝危石障烟藤,极目清秋快一登。朝汉台边荒草合,牂牁江上暮云层。
青山不解论今古,啼鸟犹能感废兴。寂寞行宫在何处,夕阳无主乱峰凝。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寄蒋道林 其二
同诸公饮于五仙观再和古成之韵
访甘泉小华山 其二
赠程玉峰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九 深明馆
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六
题王维辋川画二首 其二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其三
寿伦穗石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 其一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五 橘乐山
送刘石桥之江西廉宪二首 其一
明月歌别蒙杨二子
春日田园漫兴
南华十咏 其四
答冼少汾新春见寄诗二首 其一
送王檗谷之西瓯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三
西湖十咏 其六 吊武穆
别孙德谦节推四首 其二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六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三 李郡守壁山
挽霍渭崖五首 其二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 其二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 其四
再游波罗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六 莲花峰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十一
次韵奉答王岱麓 其二
樵山会讲学者四人泰西樵邓敬所何古林与予时甘露连降于紫云楼之松 ...
咏奇石 其二
送蒋姚二子归湖南
颖江书院
质村号为李佥宪乃翁题
避暑山中十咏 其二 荔支
谢蔡半洲司马见访
西湖十咏 其二 藕花居
新卜居双峰岭玄罗洞天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 其四
寿李三洲
和西樵出山韵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四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九 清源洞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
曲肱吟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一
喜何悔斋杨少槐过访中洞岩
谒大忠祠分韵得絮字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四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三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 其一
方棠陵见寄飞来寺诗次韵答之
闻伦穗石归诗以迓之
题颜宗画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一
山中寄李三洲
安德道中杏花盛开感而赋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