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书院登眺

秋日书院登眺

明代 王渐逵

丛磴纡盘一径微,清秋澄灏藉光辉。重溟列峤霏霏出,鹿日雄风故故依。

万树阴浓开雪洞,半天空翠敞云扉。不随华士夸文佩,愿学仙人着羽衣。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咏奇石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幻出神工自泬寥,东南奇胜竞新标。凉风翠黛疑成雨,润入寒泉欲上潮。

梦近桃源花径小,冥通太华井莲翘。洞庭未必能胜此,一点君山望里遥。

逋吏巢为方棠陵题

明代 王渐逵

君不见棠陵子,湖南一日拂衣去,走向山一种棠树。

虬柯兽石捍重关,玄雾苍烟杳何许。徵书昨日下岩搜,猿鹤山灵尽仓遽。

一枕华峰梦不成,恨望青山别云侣。君不见版岩物色来图一,大泽羊裘更深遇。

才高未许沦幽荒,造物亦忌非其处。

闻祷雨有应

明代 王渐逵

苦旱经旬势欲燃,病夫无奈曲肱眠。忽惊夫气侵垣外,渐觉泉声落枕边。

夹岸碧峰明浦淑,出门清浪满溪田。神功寂歛知无报,鼓腹行歌贺有年。

次韵奉答王岱麓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

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送王宇斋还安福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引犬逐犬徒为扰,骑驴觅驴还更痴。饱食自能充养异,不须虚席说珍奇。

送李三洲之湖广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

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

山居感兴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轻霏动载夏,庭树荫华兹。佳节变鸣禽,丹厓堕游丝。

初志迥自服,崇深以为期。途迷讵徬徨,业废犹趄趑。

流光迈淹忽,岁月不我依。履咎方自戚,抚心良独祇。

寿伦右溪诗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海内才名是大家,任閒知尔寿无涯。径通宾客常留鹤,地有池园不种瓜。

脱尽华簪便舒服,旋篘春酒荐黄花。遥知炼就刀圭诀,解组归来鬓尚鸦。

小楼成与诸戚友宴饮用杜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岁暮亲朋增胜会,天晴峰巘瞰虚楼。窥檐鹳鹤翩翩过,护闼云烟细细浮。

尽日墟原归野老,隔江灯火见渔舟。天门闾阖遥相望,欲溯银河万里流。

寿张蒙溪方伯初度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清朝岳伯度初经,岭海江山尽效灵。遂有祝融开寿域,即看南斗避文星。

弧光每向秋分见,台色遥依紫极明。再拜峰头深一祝,半为知己半苍生。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

明代 王渐逵

台上阳春日半晖,石翁寻乐已忘机。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

厓山感兴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南渡君臣已半非,远从闽越更相依。中原尽苦豺狼遍,上帝应嗟历数归。

存赵程婴心祇切,安刘诸葛命多违。行人莫上慈元望,芳草凄凄怨夕晖。

寿张蒙溪方伯初度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两勤播命奠明区,十郡欢歌寿庆馀。沧海白云趋屏树,赤蛇朱鸟肃冠裾。

薇花席上秋光满,鼓角声中瑞气舒。盖世勋名应属望,白头今已愧迂儒。

环谷八咏 其三 河泉诗社

明代 王渐逵

出语好惊人,累日不成语。呼童觅吴笺,忽得江头句。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明代 王渐逵

樾深楼头风雨多,落花满径将奈何。有时飞入扁舟去,粘尊泊棹香盈波。

不惜落花起,但惜芳春回。丰隆阿香亦知意,霁色似为山人开。

汀蒲渚荇增光洁,曲池文榭生佳气。送酒遥停竹外舟,闻钟始觉山间寺。

夜深萧鼓乐未央,堂前灯烛相辉煌。骊驹在道已促驾,主人惜别还称觞。

君不见苏子与同舟歌赤壁,回首江山已难识。

同伦右溪何古林再游中洞卜居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曲巘层阿长瑞莲,石汀泉岛散文荃。天生贤哲非无地,靳谓仙灵不浪传。

鹿洞正深元晦乐,曹溪遥结惠能缘。郁篮绝顶中峰路,消息真成尺五天。

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北郭山川凝永夏,上唐门苍染深丛。清泉数道鸣寒涧,乔木千寻落午风。

金液池边闲白鸟,马家园上翳青松。甘泉夫子方寻乐,吾道年来得所宗。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六 九洲湖

明代 王渐逵

曾着烟蓑下九洲,共将心迹蔑羊裘。湾前钓得鲈鱼脍,十月山村酒正篘。

送伦右溪五首 其三 胥江

明代 王渐逵

潮送胥江棹,风催燕水舟。金陵多丽地,王局重名流。

隋柳烟笼月,吴宫花自秋。惠连富赓咏,宁作异乡愁。

咏白鹦鹉五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巧向嫦娥启笑颜,水晶宫里暂栖安。惯从玉兔偷灵药,嬴得冰肌只耐寒。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