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云 其五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云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别遣细语清秋夜,六十年来知我者。他日星槎只向东,海花洞口寻黄野。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闻云谷新成约何古林同居

明代 王渐逵

伦子新成云谷窝,扫开骈翳待王何。数来贤圣还能几,静后工夫岂在多。

不向炉前重作灶,任教门外可张罗。呼童著意栽松竹,记取他年绿满阿。

登中洞绝顶寄伦右溪何古林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散瀑流霞自化工,澹然幽兴恰相逢。悟来石室图书契,梦入禅关色相空。

已见东皇归下界,即看南斗近中峰。何时卜筑从前约,煨芋岩根荐晚风。

谢医士过访诗以赠之

明代 王渐逵

医家王道类吾儒,领取全功自不疏。前代东垣今见子,十年医案已成书。

烟霞品物堪供客,泉石膏肓益愧予。杖屦峰头还惜别,逢人休指野农居。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七 程总戎雪崖

明代 王渐逵

将军起勋胄,恂恂若儒生。虎帐弃玄略,词林抗英名。

天威付神武,浪迹歌太平。羌胡方桀骜,迟尔嫖姚兵。

寿伦右溪诗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海内才名是大家,任閒知尔寿无涯。径通宾客常留鹤,地有池园不种瓜。

脱尽华簪便舒服,旋篘春酒荐黄花。遥知炼就刀圭诀,解组归来鬓尚鸦。

飞云顶再用前韵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南极仙灵隩,幽跻得更临。天应遗秘景,吾以慰初心。

密荫连云暗,分流赴壑深。神游吾有纪,镌向碧苍岑。

答王岱麓再过访一首

明代 王渐逵

烹茶扫径高轩过,密叶崇林暑气开。凤鸑有时低羽翰,莺斯终见守嵩莱。

石坛风落蝉声急,竹浒霞生返照回。莫忘新诗他两约,可能乘兴得重来。

山中苦雨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厌扶蓑笠傍山台,石溜飞泉转涧雷。嬴得一番春意好,蕨薇深长丽花开。

同区白斋梁毅所江虚谷伦右溪何古林宴饮席中限杜韵三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绿荫青子叹盟寒,语到忘情漏欲残。孤镜到教双发改,一尊重作廿年看。

朱门滚滚论交早,白首纷纷阅世难。却怪尘机犹未息,顿将心境向谁安。

天华宫用甘泉韵

明代 王渐逵

蓬莱古仙阁,天华闻妙香。两涧流石髓,一歃充饥肠。

我爱轩辕生,卜筑山之阳。时主不能致,浩然天一方。

至今御园柑,犹复栖鸾皇。昔我往从之,铁桥亘且长。

朝宴夜乐洞,夕宿金沙庄。烟霞驻羲望,倒景怜清光。

安得谢世人,山中日相忘。

访阳明墓

明代 王渐逵

美人起东海,宇宙毓英会。灵根倍深沃,储光郁充沛。

穗石欣一觏,遗我双玉佩。人远道未榛,空山洒孤泪。

千秋会稽名,相对永不坠。

寿岑浦谷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君辞北阙归沧海,我亦移家向穗城。世事转篷人易老,梅花催酒客初醒。

剧谈共对班荆坐,万虑空馀入社情。更喜祝融开寿域,即看南斗避文星。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忆昔在燕京,贤哲翕然至。矩步遵洙沂,言论窥姚姒。

求友得大洲,与君同契谊。朝夕承眷嘉,煦润喜深媚。

获罪归田园,旅寓失所寄。乡朋绝通问,知交动骇异。

二君忘形迹,温慰益已继。令我激素衷,终夜不张寐,

和五舍弟安溪寄回贺寿韵

明代 王渐逵

坐入玄萝不计年,互厓长为锁霏烟。三峰已刻游山记,九曲还看架壑船。

老去独耕科斗篆,悟来方注蕊珠篇。欲知康健无穷兴,只在闲吟挂杖边。

同诸公泛舟一首

明代 王渐逵

春水生桃渚,扁舟遥自通。浦云低压岸,花雨细从风。

鼓急疑牵濑,歌残欲罢钟。山人亦何幸,文会兴相同。

海天书屋为陈良会同年题

明代 王渐逵

陈子古遗直,茕然好直谏。一朝触天颜,摈弃邻儋万。

待罪只闭门,抚卷日垂幔。饱读合浦书,如何惠州饭。

日暮栖鼋鼍,春深忆鸿雁。圣朝访逐臣,前席温眷盼。

好写穷荒径,归赴承明旦。

次韵奉答王岱麓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

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送伦穗石之留都

明代 王渐逵

浦荇江蓠散碧汪,朗气晴黛乱帆张。不因万里轻乡国,自是男儿志四方。

白下山川元胜丽,东园花鸟谩清狂。归来定有鲜春句,寄我山中作醉章。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洛源清彻溯明河,浩浩春风散碧波。洙泗若为分席坐,不知颜闵竟如何。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七 茅阁

明代 王渐逵

葵荒还自理,酒熟不用沽。因窥瓮中牖,悟得先天图。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