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四 浴日亭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四 浴日亭

明代 王渐逵

窅然天地起玄思,浴日亭边忆汝时。此去蓬莱知不远,金银宫阙碧参差。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可怜孤岛绝尘寰,索隐探奇快一攀。自有灵岩开此日,信知中洞是名山。

层峦合拥神仙窟,上界多留虎豹关。愧却廿年贪远胜,空歆图像向人间。

送伦白山内翰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先帝事清穆,端居重无为。权奸窃乾柄,王无失其维。

氛隮翳重离,白日无光辉。我皇缵先绪,再扫增朗熙。

揖逊嘉唐虞,不与戎衣期。朱闼列英髦,文旟坐龙夔。

运去终复回,道在讵云谜。四海皆弟兄,岂为游子悲。

访冯次冈林塘幽筑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远俗遥怜僻,避諠常畏名。庭生书带草,床枕太玄经。

啼鸟谙诗谱,游鱼识□声。祇馀朋旧兴,通剌话平生。

送沈希周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浇培应向玄根时,讲贯由来岂外驰。君看寄生无瘠者,却于何处觅新枝。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一 静观堂

明代 王渐逵

四山袭寒翠,日出不知处。植杖倚岩扉,孤云自来去。

暴雨涨街柬伦樾溪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夜雨淋浪晓不收,出门溪涧逐波流。呼童几候重萝径,应有山阴访戴舟。

西湖赠督学徐少湖

明代 王渐逵

少湖子,原是玉堂香案吏,谪居遥向西湖住。驰驱天目走会稽,三竺传呼两高待。

青萝道人出罗浮,飘然欣对湖中洲。二十年来回俗驾,一尊为尔相淹留。

少湖子,君不见湖山开后忆千祀,纷纷过目吾谁俟。

玄风梵劫郁层峦,腻气腥烟溷芳芷。少湖子,暂开颜,有酒尽载归湖间。

倾尊为我饮,取琴为君弹。一弹一曲入孤山,清商流徽调声翻,梅花开遍玄鹤还。

少湖子,暂开颜,西湖未是君栖安。与子乘风咏归去,琼楼玉宇空人还。

苏见江携酒过访诗以谢之

明代 王渐逵

名园萧旷甲三城,文宴高贤雅调庚。荔圃露团新月上,柳桥云度惠风生。

疏峰断送楼台暑,野服弥深水石情。自笑迂慵承款眷,愧将蘅社结芳盟。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二

明代 王渐逵

了悟由来迥未融,须知外内本无空。舞雩三省曾家业,到底何人得所宗。

访甘泉小华山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古今贤哲起高风,五百人间未易逢。寄语希夷莫耽睡,华山今又属泉翁。

绝句十首 其九

明代 王渐逵

雨涨咸潮欲退时,沙螺

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柳色未青莲未芳,一株端不负山堂。葛衣试处风初软,寒食逢时酒正香。

黄菊恨来生异日,绯桃羞与伴妖妆。莫言村野长寥寂,文砌朱棂带早霜。

寄伦穗石

明代 王渐逵

文珠生合浦,美玉产蓝田。白虹贯穷旻,潜光媚重渊。

幽深岂不远,至宝纷目前。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

嫫母充井闾,形容希见怜。婘华自钟眷,丑拙夫奚叹。

从古谅斯造,谁能测其然。姬公勤日赅,孔辙母停巡。

多才信为累,居德日已迁。轮辕迈攸往,致饬在朱殷。

姱脩起神媚,荏苒伤岁年。愿言惧流光,毋为贻悔愆。

寿区白斋梁毅所二同年七十一同四月生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玄云倏以霁,舒望倍清圆。良辰既难得,雅爱亦自宜。

三寿欣作朋,华堂列芳筵。古人重五福,康宁乃居先。

兄弟共为乐,脱略返自然。吁嗟误尘网,一落经岁年。

慨彼蜉蝣子,营营徒自怜。脩林无俗颜,委卷有真诠。

来鸟亦中正,月色当我前。举杯各尽欢,饮以斟复旋。

人生不常少,素发冠其颠。诞日不为乐,达士羞与传。

山中秋夜感兴 其七

明代 王渐逵

考亭一脉本轲丘,著作遥知为世谋。却怪虚谈狂谬者,摘从枝叶倍寻搜。

京行诸亲送行饮钱飞来感兴

明代 王渐逵

江水江花漫石台,廿年曾此坐崔嵬。猿哀似欲撩人别,僧老还能待客来。

载酒直须凌绝顶,题厓应遍扫苍苔。峰头不碍中原望,满目浮云得尽开。

别何古林八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大隐屏中万木森,多君相访复相临。记将卜筑栖迟竟,共结他时未了心。

环谷八咏 其三 河泉诗社

明代 王渐逵

出语好惊人,累日不成语。呼童觅吴笺,忽得江头句。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越城结诗社,朋旧日相亲。未及三周星,形迹多暌分。

讵知一别后,何时还同群。人生百年内,欢乐难几辰。

仙人不可期,求者迷其津。愿言结终好,永作同心人。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太和山顶肃清真,七十二峰高压云。天门晞发同翘首,九点齐州混世尘。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