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夜寓省城

元夜寓省城

明代 王渐逵

沃野南来古郡州,百年王泽与春流。星萦云缭夸三辅,文管纤歌并五侯。

遂有桃梅含淑景,即看风日散嬉游。廿年意气俱岑寂,习静焚香独上楼。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同诸君绎思堂避暑

明代 王渐逵

拂拂东风暑气收,翠云芳霭沃丹丘。空阶云足清泠世,短榻能轻万户侯。

歌入沧浪千盏废,数来黄绮几人留。神仙福地应如此,肯向鲸波羡十洲。

咏白鹦鹉五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仙都瑶圃洽元和,双树琪林乐自多。换尽颜容不相识,定应常饱玉山禾。

再宿灵洲

明代 王渐逵

肃连山拥大江流,二十年来百度游。共说东坡为佛仰,信知王子亦灵洲。

卧随黄叶当阶乱,爽爱秋风彻夜留。肯逐羽仙凌远岛,只从乡土觅丹丘。

访湛甘泉莲花洞

明代 王渐逵

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万古秘玄机,一花显诸用。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

自马山回阻风于观海楼南岸夜泊有感寄右溪诸君

明代 王渐逵

狂厉北风连日生,汀洲一舸对层城。森楼缥缈美人隔,高浪崔嵬孤客惊。

永夜谯声遥自听,一湍渔火向谁明。人间好事多成障,岂向沧波怨不平。

避暑山中十咏 其十 暑甚得雨

明代 王渐逵

旬日苦炎毒,遥知酿雨天。楼头云欲压,阶下蚁先悬。

林暝声逾切,风狂势转骞。绮窗清簟外,忆汝自多贤。

次韵奉答王岱麓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茑萝门巷迥相同,竹长孙枝桂长丛。客至长沽秋露白,果成先荐荔支红。

诗来神鬼偏惊讶,语入鸥凫亦解通。世烈威名倾海内,老渔何幸庆遭逢。

约王宇斋游白云蒲涧不果诗以柬之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九节菖蒲生涧烟,人传此地驻飞仙。何当共觅安期迹,数到秦皇汉武前。

相逢行赠涂东潭同年

明代 王渐逵

广陵城外多垂杨,笼烟袅袅纷道傍。临舟烟杵牵离思,对酒如何不尽觞。

忆昔溟南归卧病,君来访我烟萝径。穗石同怜观海心,东山正逸投壶兴。

分睽一去各天涯,十载空惊鬓已华。骞矫徒闻抟羽翮,疏慵自合栖烟霞。

堆扬相见欣相剧,恍惚犹如梦中识。时事纷更休怨嗟,嬴得春风好颜色。

蹉跎官海一身轻,我歌君醉杯莫停。古来材大晚有成,乔松岂与蒿莱并。

君不见磻溪之翁过八十,熊罴协梦鹰扬出。

别何古林八首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石翁犹未到罗浮,绝顶飞云得暂游。何日再期同杖履,三更观日上壶洲。

登楼有怀伦右溪

明代 王渐逵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

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慇勤。

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

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之子还相暌,长思入金陵。

去年忆今夕,叱咜千壶倾。激歌动神鬼,豪气溢斗星。

为乐不再得,离合难重盟。空山为惆怅,黯黯玄云生。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六

明代 王渐逵

一堕尘踪已廿年,归来犹得伴群仙。舞鸾迥鹤知何世,瑶草琪花别有天。

山中苦雨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厌扶蓑笠傍山台,石溜飞泉转涧雷。嬴得一番春意好,蕨薇深长丽花开。

初访玉蕊岩并序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碧水丹厓少华天,暖风晴日静风烟。曲肱风识华胥世,漫笔新题嘉靖年。

中洞已看通井闬,青莲时得近文贤。闲来细数湖山志,品次应居锦石前。

送王宇斋还安福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白云堂院辉光增,满酌源头最上层。若论黄梅堂下客,君是泉翁之惠能。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自笑平生独好奇,廿年衡岳倍相思。重期羽驭烟霞外,岣嵝峰头读禹碑。

南华十咏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远从天竺溯源芳,万古曹溪脉更长。草木已知津润合,至今山茗亦凝香。

登越王台怀古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深秋怀抱向谁凭,访古登临意转增。衢井万家刘氏宅,牛羊衰草赵王陵。

天空巽鼓浮南极,日落神鹅见急淜。犹自荒台寻故事,鹧鸪飞上木瓜藤。

月溪赠宗照斋人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四月深山暑气空,半林明月罢孤钟。芳阶更有何人到,独倚云根对晚峰。

西樵金牛洞歌

明代 王渐逵

公骑金牛我黄鹄,云霞翩翩互相逐。铁桥东去望三山,暂憩峰头成小筑。

金牛金牛柰尔何,函关紫气时相过。关门令尹知谁是,日暮飞云空自歌。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