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二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自笑平生独好奇,廿年衡岳倍相思。重期羽驭烟霞外,岣嵝峰头读禹碑。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藩司诸公见访失迓诗以谢之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无日不登眺,迂儒春更迂。水云供去住,晴雨任乘除。

不下贤人榻,空回长者车。聚星吾道在,山鬼莫揶榆。

伦何二君访予于双峰山庄用前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万丈疑看玉井莲,旋栽兰杜种蘅荃。南华栽用袈裟乞,岳麓应期待圣传。

暂为幽栖成小筑,远从开辟觅前缘。罗浮东去遥相望,合作人间八洞天。

闻云谷新成约何古林同居

明代 王渐逵

伦子新成云谷窝,扫开骈翳待王何。数来贤圣还能几,静后工夫岂在多。

不向炉前重作灶,任教门外可张罗。呼童著意栽松竹,记取他年绿满阿。

南华十咏 其九

明代 王渐逵

法水澄深卓锡泉,袈裟一展是谁缘。头陀钟罢迟归院,共坐阶前语亚仙。

质村号为李佥宪乃翁题

明代 王渐逵

幽人卜筑绝烦諠,峰转溪回自一村。春水独深鸥鸟渚,午岚长护菜花门。

占年社老班荆坐,歇担樵夫对局论。犹自种松多岁月,栋梁今已重天阍。

赠霍渭厓

明代 王渐逵

紫云流影碧空移,独许孤忠结主知。三召不孤当宁念,百年遥记中兴时。

朱弦清庙堪谁和,砥柱狂澜只自持。莫谓迂生成懒癖,也能沽酒醉东篱。

题伦樾溪秀野浒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篮舆远入芝畦苑,竹浒微通燕子家。午夜浒台看渡月,清秋帘幕见飞花。

主人静后调驯鹤,童子闲来扫落霞。廿载旧游何所有,只将诗句答平华。

寄谢张方伯犀浦

明代 王渐逵

林钟动炎飙,我稼怀初熟。驾言上小舟,遥向青萝屋。

高畬喜得雨,田父仰沾足。去岁苦旱饥,赖此庶充腹。

今朝江渡口,仓遽走儿仆。手持故人书,凉荫卧且读。

书中竟何有,历历写衷曲。忆昔为曹郎,出入联镳轴。

讵看岁月周,流光迈淹倏。负疴缅旷莽,朝事不经目。

同时几豪彦,一一忘所录。而我甘耕农,已君居省辖。

伯氏今何如,不审燕与蜀。人生慨萍梗,尘梦纷蕉鹿。

知君重契谊,感意情弥笃。还期理篙楫,拜悟越山麓。

临风寄咏言,于焉致忱曝。

春日写怀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近时乡里喜相陪,约社占农日往来。两月看山逢酒熟,几年栽树见花开。

每缘芳草多扶杖,为爱东风小筑台。忽忆樾森楼外径,久无车马散苍苔。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八 苏谏议见江

明代 王渐逵

黄门清庙器,秀朗见丰度。圭璋重特达,馨蔼起神慕。

驰情向丘园,偶尔狎鸥鹭。光风不可掬,神物终难捕。

登中洞绝顶寄伦右溪何古林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散瀑流霞自化工,澹然幽兴恰相逢。悟来石室图书契,梦入禅关色相空。

已见东皇归下界,即看南斗近中峰。何时卜筑从前约,煨芋岩根荐晚风。

和程玉峰新春写怀

明代 王渐逵

家在青萝第一湾,茅扉长掩白云间。渊明酒后惟栽柳,上蔡年来已破关。

残腊应无请自去,春风如约又知还。日长园坞閒消遣,累石疏泉作假山。

西湖十咏 其二 藕花居

明代 王渐逵

淡云疏雨护清虚,藓壁苍林石径纡。踏遍招提三百二,逢人惟说藕花居。

春日宴钦桃李园续太白之兴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红白互相竞,芳菲亦自齐。春应怜隐僻,吾以慰幽栖。

太白文先著,渔郎醉后迷。徘徊日将暮,惆怅石桥西。

和西樵出山韵

明代 王渐逵

回首朱明意若何,石楼潜听步虚歌。黄龙锁断梅花路,只恐游人到不多。

送冼太仆之京

明代 王渐逵

紫极天书照海滨,枕边惊起华山云。遥知鹓鹭班前立,圣主三朝是老臣。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其十 逍遥台

明代 王渐逵

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峰头人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七 终南山

明代 王渐逵

南山曾读退之诗,梦里依稀一见时。太白武功俱在望,欲乘黄鹄更相期。

山中苦雨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草暗松关樵迹稀,溟濛山色障重帷。行人不答中原望,尽向芳岩带雨归。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灵鸟渡闽中,羽毛还自惜。三山未去羁,翛翛凌八极。

蓬壶杳冥冥,税驾将安息。丰容迥世凡,绝抱向谁识。

逍遥慢延伫,叹此晨风翼。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