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渐逵
黑云堆墨拥山阿,骞地飘风骞地过。可是真工元未洽,不成霖雨沛江河。
山中秋夜感兴 其六
壁立崚嶒万仞翱,伊川今古更人豪。却怜逐影寻声者,浪说当年帽䇶高。
送李三洲之湖广 其二
洞庭湖水生,茫茫杳天地。念子戒行迈,临期叹分异。
岳楼敞幽虚,君山启灵秘。相思不相对,我心郁以炽。
曲肱吟
中宵积翠白云连,韦曲真成尺五天。飒飒曲风常荐酒,依依山鸟似亲贤。
持家幸免四壁立,负郭何须二顷田。知是炎蒸不相过,冱林深锁守朝烟。
次方实夫及诸弟游青萝峰顶韵二首 其一
萝山原是海中山,霞馆烟扉望里閒。秋水自怜天与碧,老颜嬴得醉如丹。
岩魈木魅供诗使,涧芷汀荃泛月澜。便作阆丘三岛客,岂宜绯紫恋人间。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 ...
楠塘惠我河洛数,乃是易道之精微。圣贤出处元无异,独自焚香对伏羲。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其三
美酝奇葩式燕多,雪园云洞意如何。芬芳不数金盘露,窈窕应怜玉树歌。
浮白儿童知爱客,净空星月不生魔。绯桃紫杏依相妒,戏蝶狂蜂莫浪过。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 其四
筑石栽花自作台,迎风一面向湖开。流莺语燕时相过,带得西山爽气来。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八 浮轩
烟水渺无际,芳洲多茂林。犹馀访旧兴,不减济川心。
绝句十首 其一
旧时邻舍已生疏,此日归来得尽娱。田父隔村谈款曲,旋刍新酒摘园蔬。
阻风东湖与梁挥使二首 其一
黑风催云暗湖口,扁舟独系溪头柳。将军爱客情自多,时有青衣来送酒。
绝句十首 其七
近来海贼不惊村,官府犹呼窃闸门。暂约社闾休紧禁,上元灯好得相观。
曲肱吟 其九
风满晴林月满天,须知此乐属无边。梦中已涉华胥境,城里如观太极圈。
濂洛以来犹有作,江门之外更谁传。愁看汨汨江头水,日夜东流倍可怜。
山中秋夜感兴 其九
万派源头一贯之,入门朱陆未应岐。鸣冤定论浑多事,只向人间管是非。
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 其三
翠云长护荆花馆,词客时过梦玉堂。已见霓裳森四座,不烦丝管奏清商。
墨池波静鱼知出,芸馆风高燕欲狂。亦喜江山成锦绣,未应垂白老严光。
观泉亭 其四 冬
桃花开映小阳月,荔萼丛生大雪天。橘绿橙黄应不数,将诗评品入新年。
送龚佥宪归吴
杖履溪头一拜公,孤心谁与献重瞳。看来世事浑如逆,只有归帆是顺风。
寄碧涧诸旧友
廿年绝尘鞅,养疴在丘山。良朋日已远,亲知旷容颜。
飞葭转夷则,凉风动遥关。晶晶天宇高,湛湛清汉还。
呼童理篙楫,驾言溯洄澜。碧涧多俦侣,相从弃人间。
云萝卧深映,岁月有馀閒。一见疑旧交,坐我黄绮班。
文佩结衷好,丹霞以为餐。达观澹神虑,冥迹涤尘烦。
人生若羁束,百岁无时闲。安得驭羽车,逸驾长追攀。
西湖十咏 其二 藕花居
淡云疏雨护清虚,藓壁苍林石径纡。踏遍招提三百二,逢人惟说藕花居。
咏伊尹
吾闻有莘士,道义自珍贵。一介不取人,岂为万钟谜。
莘川多白云,陇上堪稳睡。虞皇既已矣,夏殷复何世。
不有三聘勤,幡然岂深际。
西湖十咏 其八 飞来峰
灵隐山前万石峰,峰峰相对驻芙蓉。浮生踪迹应如许,莫讶飞来是幻空。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灵洲和方棠陵韵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四 浴日亭
访甘泉书院 其二
别王立庵
山居感兴 其三
任方伯李宪长邀游三笠孤山赋此谢之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二 粤山社
中秋答王岱麓 其二
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五
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 其二
再游矩州书院同诸公用杜牧之韵 其二
秋日书院登眺
喜甘泉西樵皆卜居罗浮
梦游飞云寄伦右溪
再宿灵洲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八 青城山
小楼成与诸戚友宴饮用杜韵二首 其二
喜李三洲自蜀回 其一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五 朱明洞
李三洲宅上兰盛开感而赋此 其二
寄蒋道林 其一
送何石川京行
送刘石桥之江西廉宪二首 其一
夜宿五层楼 其三
谒大忠祠分韵得絮字
同李三洲江虚谷吴少岩刘素予何古林咏并蒂莲
和王岱麓一首
访泰州诸旧友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五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其二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四
同汪得之欧阳从道黎一卿黄伯才伦彦周避暑矩洲书院分韵得避字
环谷八咏 其八 环谷松声
别何古林八首 其三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二
赠霍渭厓
与金周二逸士泛舟西湖
天华宫用甘泉韵
送伦右溪五首 其二 西南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二
别方棠陵宪副三首 其二
登白云第一峰
再游伦樾溪静深楼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五 橘乐山
送王檗谷之西瓯
次方实夫及诸弟游青萝峰顶韵二首 其二
玉山馆偶成
瓜步望金陵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
海天书屋为陈良会同年题
厓山感兴四首 其二
别郑东溟同年 其二
涂侍御同年邀饮观海楼 其二
再游波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