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陪查方伯柯大参宴饮伦樾溪园亭次韵二首 其二

陪查方伯柯大参宴饮伦樾溪园亭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山简风流著昔今,习家时复一相临。芙蓉池沼将秋色,杨柳亭台送夕阴。

载酒舟随翔鹭缈,打鱼人唤隔花深。腐儒衰晚叨陪从,述作无能几愧心。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廿年藏息傍岩隈,转眼光阴得许催。共叹浮生元是幻,应知历劫不为灰。

烟霞落寞林中影,花鸟流连掌上杯。认得此山真面目,朱明开辟待君来。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六 莲花峰

明代 王渐逵

濂洛孤标太华斋,是谁传向入闽西。先生独坐看无极,霁月光风共一溪。

浴日亭和苏东坡韵

明代 王渐逵

潮平风定水如天,遥停鸥凫共一湾。溟渤绚霞初浴日,蜃鳌嘘气尽成山。

买鱼沽酒动秋兴,扫石题诗醒客颜。却叹长公名独累,漫将踪迹泊人间。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

明代 王渐逵

台上阳春日半晖,石翁寻乐已忘机。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

寿许愚潭

明代 王渐逵

避地出萝岭,移居向越台。偶成真率会,得与诸贤偕。

乡里先论年,谈笑足娱谐。人生百龄内,时事多阻乖。

生日不为乐,顾影嗟形骸。潭翁本僯党,夙昔我所怀。

徒迁近伊迩,尊酒时招陪。喜过悬弧旦,社老欢一杯。

看馔欣及时,醴酌亦旨佳。相知更相厚,衷抱因以开。

葭灰转林钟,好风自南来。新月喜傍人,深夜同徘徊。

朱鸟挂前檐,狐星亦当阶。但愿日为寿,取醉不记回。

酒中多谬误,愿君莫疑猜。附骥述短章,瓦缶岂能谐。

送公裕使还

明代 王渐逵

穗城霏雨暗朝暾,十月楼船海气昏。柳色况逢遥落后,菊花仍照别离尊。

潞河去鹢春相急,合殿擎云晚更掀。贾子有才元不负,长卿多病复何言。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一则居海滨,荏苒惊岁时。进修苦不速,祇为华发悲。

闻君亦远谪,邈隔何由期。廿年阻良会,一朝欣觏之。

令德倍充沃,誉望日已驰。粤山款旧言,慰我离索思。

别何古林八首 其六

明代 王渐逵

紫云楼上共论心,耿看人间几陆沉。安得与君长共醉,天湖高枕万松阴。

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柳色未青莲未芳,一株端不负山堂。葛衣试处风初软,寒食逢时酒正香。

黄菊恨来生异日,绯桃羞与伴妖妆。莫言村野长寥寂,文砌朱棂带早霜。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五年暌别奈君何,君酌金华我放歌。龙眼荔枝应未熟,及归犹得对沙螺。

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肩舆遥度越山崔,野色岚光拨不开。古壁重留丞相记,绿阴高护尚书台。

馌耕浓向交畦聚,听讲云从独鸟来。翻忆往年冬至梦,淳醪真饮石翁杯。

东风吟和冼少汾并寄少汾同社诸君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自从容谷少来音,云馆烟扉卧夕阴。惟有东风旧相识,漫随明月温江浔。

棠花馆为方棠陵题

明代 王渐逵

三衢山中棠欲丛,主人自号棠陵翁。才名已入承明第,鲍谢诗词清更丽。

东南逸士多好贤,满种棠花开绮轩。主人早慕赤松子,归来直向鸣珂里。

春风草色绿如茵,花下小车来正频。燕子双飞莺语滑,浥露含晞竞妍发。

东华红软多更嫣,爱尔孤芳是岁年。

春日宴钦桃李园续太白之兴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胜地深深际,霏烟潋潋重。春回三径里,人在万花中。

曲岸依瑶圃,回流对碧峰。辋川馀画幅,诗思苦为工。

南华十咏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远从天竺溯源芳,万古曹溪脉更长。草木已知津润合,至今山茗亦凝香。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十一 伦茂才壁泉

明代 王渐逵

公子出名望,才华丽群从。矫矫荀氏龙,翩翩谢家凤。

鳞羽自珍饬,圭角喜磨砻。每诵琼瑶篇,醒我烟霞梦。

九日与招勤卿大尹登高

明代 王渐逵

登高须上最高峰,万里罗浮影更重。久客不归秋欲暮,两人相对看孤鸿。

陪张顾二藩伯宴饮樾森楼次伦穗石韵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千旌文旆映林间,荔渚荷汀亦籍颜。已见楼台将暑去,却怜风雨载秋还。

逍遥上客星辰履,寂寞潜夫薛荔关。夜后怀贤何处是,白云迢递看高山。

谢张蒙溪大参过访

明代 王渐逵

青簟凉风长睡魔,远传旌节到山阿。荒林传里摇华佩,犬吠声中隔互萝。

时世即看搏凤翮,野人空有饭牛歌。岩花沼鹭应相讶,竹牗篷门少见过。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漫游曾忆属猪年,道士传惊是谪仙。记得三峰云外路,烟萝深处即诸天。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