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渐逵
久不到云谷,扶筇得再攀。榕叶暗三径,荔花开半山。
青春兼客渡,黄鸟并人閒。输却林僧懒,钟声始出关。
夜饮方西樵紫云楼次韵
紫云道人厌圭组,石泉卧听生微凉。好月相看夜无恙,白云不收秋太狂。
丹厓碧涧酣玄梦,翠草琪花浣旧香。欲作王孙招隐赋,小山丛桂未应长。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七 茅阁
葵荒还自理,酒熟不用沽。因窥瓮中牖,悟得先天图。
喜李三洲自蜀回 其一
领略名山得更奇,仙姿灵质夙深期。青城道士多相识,新写参同注疏归。
有送黄菊于五舍弟者开可十朵未尝见也用韵赋此
羊城菊谱誇奇品,怜尔孤标倍出群。千朵金缨垂四座,一冬林卉藉芳邻。
新诗纪咏吾无负,绿醑欣依客竞珍。异种正须还异用,欲将馀绪寿斯民。
送沈希周 其二
浇培应向玄根时,讲贯由来岂外驰。君看寄生无瘠者,却于何处觅新枝。
和李三洲一首
七月林亭初送暑,经秋荷渚尚馀花。子猷秋好还堪过,崔灏诗成不用加。
灯火楼台悲管吹,茑萝门外少尘沙。清时乐事如相待,不见城南奏暮笳。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 ...
楠塘惠我河洛数,乃是易道之精微。圣贤出处元无异,独自焚香对伏羲。
西湖十咏 其八 飞来峰
灵隐山前万石峰,峰峰相对驻芙蓉。浮生踪迹应如许,莫讶飞来是幻空。
谢蒙泉方伯惠物
远传珍赐向岩居,风雨遥深拥弊庐。稚子扫云冲晓径,野人清盥折缄书。
幽怀阅世常怜癖,硕德如公自不迂。再拜峰头勤使者,白云瞻望更踟蹰。
寄蒋道林 其一
岳麓山川藉贲光,千年吾道见朱张。何时杖履沅湘外,同向南山语对床。
同六舍弟卜居城西二首 其一
城西旧游地,爱此足清幽。卜筑成新构,栖迟协素谋。
稻花随应户,秋水可通舟。犹自欢邻里,新醅酒正刍。
生日答伦右溪韵 其二
岁月蹉跎半百间,进脩无力强舒颜。道惭弧矢空成志,酒向亲朋可放閒。
坛樾独看寻旧社,陇头犹望闭玄关。溪头小艇寻真乐,得与春风共往还。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三
蹑向天根始识人,先天何处觅安身。飞云顶上三更月,照得梅花色相真。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二 粤山社
碧云长护紫芝芬,小阁峰头却忆君。社馆春来风日好,杂花啼鸟候词人。
避暑山中十咏 其十 暑甚得雨
旬日苦炎毒,遥知酿雨天。楼头云欲压,阶下蚁先悬。
林暝声逾切,风狂势转骞。绮窗清簟外,忆汝自多贤。
题泉翁天湖亭 其一
万派千流共一途,渊然深注自天湖。向来疏壑元无用,始信人间落有无。
环谷八咏 其四 荔阴渔矶
兴足不设机,只以荔为饵。犹恨风触枝,深我群鱼智。
元夜寓省城
沃野南来古郡州,百年王泽与春流。星萦云缭夸三辅,文管纤歌并五侯。
遂有桃梅含淑景,即看风日散嬉游。廿年意气俱岑寂,习静焚香独上楼。
赠方西樵 其三
含灵配高厚,万物长以治。感应谅斯存,此身讵能离。
迂生罔所测,玄言泪其机。龌龊纡杖履,蹇傲栖岩扉。
擎拳守木偶,浮诞如狂痴。岂知大化下,阴阳无停期。
寂感理固然,空幻靡所依。吾观千载下,此道多阇梨。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六 九洲湖
曾着烟蓑下九洲,共将心迹蔑羊裘。湾前钓得鲈鱼脍,十月山村酒正篘。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和程玉峰新春写怀
避暑山中十咏 其八 约伦彦蕃避暑不至
白鹿有怀平嵩刘同年和玉溪
山中苦雨 其四
寿许愚潭
喜吴九岩何古林远访双鱼
谒象山书院
毗陵道中寄友人
绝句十首 其六
忠烈陶氏先祠诗 其四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五 朱明洞
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 其一
王岱麓李三洲携酒过访诗以谢之三首 其一
寄碧涧诸旧友
避暑山中十咏 其二 荔支
避暑山中十咏 其七 尝新稻
书座自警四首 其二
中秋对月歌同诸公在樾森楼赋
梧冈精舍为罗锦川题 其一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四
挽霍渭崖五首 其二
明月歌别蒙杨二子
山中秋夜感兴 其四
挽霍渭崖五首 其五
寄王岱麓
曲肱吟 其八
陪查方伯柯大参宴饮伦樾溪园亭次韵二首 其二
送李三洲之湖广 其三
九洲湖
寿伦右溪诗三首 其一
咏白鹦鹉五首 其二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四 天台山
登帽峰
别何古林八首 其六
晚眺松陵
避暑山中十咏 其九 柬黄伯才
元日纪兴
赠别钱地官北行
藩司诸公见访失迓诗以谢之 其一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二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八 苏谏议见江
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 其三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五
送沈希周
赠李道人
质村号为李佥宪乃翁题
访甘泉小华山 其一
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 其二
同区白斋梁毅所江虚谷伦右溪何古矢宴饮席中限杜韵三首 其一
项瓯东过访诗以谢之 其二
送陶瑞之使交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 其二
栖贤桥
山中秋夜感兴 其八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