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两献蓬莱赋,嗟君数尚奇。翩然从吏隐,真不忝人师。
梁栋他时用,琴书此日宜。更怜桑梓近,可慰白云思。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二
高卧山围屋,幽吟竹绕町。斗鸡新续句,相鹤旧传经。
一鸟波间白,千峰雨后青。相怜少同病,怪尔室常扃。
挽卢湲江父
鸠杖迎宾日,君颜幸未衰。不妨亲药裹,何意泣灵輀。
紫诰生前宠,青山故里思。漳河风色暮,归路不胜悲。
咏菊十首 其八 粉西施
那得东篱下,忽逢浣纱女。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
又治徵卷
海北湖南万里程,去思时复颂番君。弦歌岂为营三径,却望虞山多白云。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学隐畏逢人,郊扉绝四邻。时多讥偃蹇,子独念交亲。
奇树行相问,幽兰坐共纫。还因漉酒便,一解陶潜巾。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有美人兮山之阳,芙蓉衣兮薜萝裳。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石嵚岑兮嵌砑,峰峦矗兮翠苍。
湖潋滟兮秋水碧,洞幽閒兮春草香。采瑶花兮盈把,宿石髓兮为粮。
访隐沦兮绝涧,想奇独兮高冈。君一去兮独遗邛,欲往从兮江水长。
寿乡人
银河耿耿秋云凉,朱楼高下华灯光。流苏零乱歌吹发,巴童旅舞摇明珰。
丝绳百壶泻欲尽,嘉宾四座欢未央。遥看南极一星曙,主人起引红玉觞。
为言此觞谁致此,东华木公祈寿昌。金鞍翠盖纷络绎,芙蓉露滴双鸳鸯。
寄高大用 其二
十年遥忆洛阳春,春色空随千里尘。应为未逢杨得意,相如不是异时人。
观出军十首 其三
诏出选元戎,人推卫霍雄。天兵六郡卒,汉马五花骢。
气盖燕山石,歌酣易水风。匈奴行徙牧,不敢向云中。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寿嵇川南母 其四
二月蟠桃亦放花,花枝烂熳赤城霞。逡巡已结千年实,更觅安期枣似瓜。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衡山殿南荒,上托朱鸟精。嵬峨隐天半,云霞浩纵横。
列仙纷遗搆,千古含神灵。玉洞饶宝箓,紫文閟丹经。
至道一得窥,寿与天地并。挥手揖洪厓,长啸招期生。
埏垓不足游,飘摇凌太清。
贺鲍如泉七十
绿水绕门閒,杨花满钓船。折腰宁作吏,负郭且归田。
义训徵图史,春情属管弦。相逢不惜醉,应有酒如泉。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一
风景秋来满习园,登临此日共金尊。黄花临熳摇晴苑,锦树参差照暮村。
野鸟知迎仙閤旆,都人喜识相公轩。清时密勿多无事,合有新诗纪圣恩。
观出军十首 其七
塞马饮河汾,兵符阃外分。尽徵骠骑将,远逐虎狼群。
燕尾翻晴旭,犀皮暗晓云。不贪麟阁画,报主藉微勋。
和玉溪斋居对雪一首
千里浮云涨碧空,瑶花寂寂舞回风。词臣欲赋羞梁苑,圣主方斋坐汉宫。
晓讶神光浮殿外,夜闻仙语出帷中。即看帝泽和天泽,玉粒逢年四海同。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为尔临风一怆神,与谁同赏洛阳春。千金曾学屠龙技,五上犹为点额鳞。
结绶远怜青琐客,书空长念白头亲。会稽邑子应相荐,莫厌穷途久负薪。
寄题前汤庵
空林回夕照,清梵尚依微。野鹭窥僧钵,天花缀佛衣。
经翻长日过,锡伴暮云归。欲托门人宿,因观静者几。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二
达人未忘物,卜居当云峰。云云拟时故,峰云况高踪。
千仞自壁立,万变从飘风。岂云绝世标,寄兹聚散中。
峰云本两忘,兀坐观太空。
寿彭宣父
三月长安道,东风送客归。十年桓氏学,此日老莱衣。
江入青春暖,云随画鹢飞。钜公名笔在,桑梓自光辉。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二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三
送李仲西都谏节推大名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二
梅窗为蔡君题
题刘氏雪竹图
王子裕百花图 其四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二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题碧山
送潘勿斋司黄岩训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七
送全翁掌教常熟
挽张封君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詹司训守贞义训卷
南湖耕雨 其三 西山烟寺
吴廷宣父母双挽
咏菊十首 其七 楼子红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送严节推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拟凛凛岁云暮
拟汉将行
寿嵇川南母 其六
送骆两溪谢病还武康
题石溪
和陈平冈七夕韵
宿益上人房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柬卢浚卿移居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送朱省簿乐安
送卢子才
途中怀所知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送张佥休宁二尹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三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一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其一 青年守节
寿嵇川南母 其二
赠舅氏
寿嵇川南母 其三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二 萱
铁瓶草堂二首 其二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采莲曲 其五
午日途中忆诸弟
代作许寿诗
寄寿沈毅庵七十
春尽书怀
题文岩画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