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明月悠悠掩素尘,不将流落怨时人。千山将满龙蛇蛰,一夜春归草木新。
雨后桔槔堪自废,祭馀刍狗向谁陈。应知物理同消息,空为班姬赋损神。
乡园偶成
为园非择胜,所欲奉亲娱。树与人俱散,溪因主亦愚。
宦卑情自澹,战胜体犹臞。敢谓轾缨冕,出门多畏途。
乘月寻藕华居
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七
龙见修雩古有名,君王亲出为苍生。炉烟已结氤氲气,雨足森森散凤城。
送张佥休宁二尹
石室徵劳久,彤墀锡命新。春光和雨露,行色带风尘。
折柳聊随俗,哦松太任真。君知操割否,应藉佐刀人。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忆昨趋金马,承恩共一时。君今卧西华,我亦恋南枝。
永念关中使,多传别后诗。燕云犹自隔,吴苑倍相思。
张映山书屋卷
君家碧山后,旧业五车书。欲就张衡赋,先营诸葛庐。
下帷山桂发,隐几岭云嘘。勤苦无须问,行看上石渠。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五
万蕊妆成华屋春,一枝微亚金尊照。世人恨欠杜陵诗,此花真得无言妙。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三
市隐不违亲,移居正及春。未能从白社,稍得谢缁尘。
僦地但栽秫,钓鱼唯煮莼。时逢河曲叟,笑我独长贫。
送邹均敷
清秋欲尽促归心,海日苍苍晓隔林。回首长安应未远,蓬莱宫阙五云深。
送高都谏倅广东藩幕
怜君香案吏,久奉紫宸朝。暂解荷囊去,言从薇省招。
秋经吴苑树,晨望海门潮。远近无须问,平原欲试萧。
送南丰尹高文明
无言得官晚,墨绶自为荣。列宿郎官宠,馀春乡国情。
花添制锦色,江助酌泉清。他日双凫至,应蜚百里声。
赠数畴一首
为儒长濩落,中岁学渊潜。蕙草春三径,蔷薇月半帘。
药方閒里辑,诗卷病来添。野老时相讯,微吟坐短檐。
花朝感兴
疏雨轻风湿晓烟,曲江春色倍堪怜。新蒲江柳行宫里,语燕啼莺御道边。
拟向尊前销客思,更于花下惜芳年。明时事业非无赖,扬子何为独草玄。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一
生年半百混樵渔,教子还看上石渠。欲舞绛衣应未得,却凭丹凤早衔书。
王子裕百花图 其三
传道昭君昨入胡,后宫留得美人图。红妆翠袖分相向,只恐君王误一呼。
送周颙分教严州
斯文周茂叔,清节汉严陵。风月还谁共,云山思独凝。
道依家学重,教并郡贤兴。庭草多幽意,高台时复登。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秋水蒹葭思不禁,扁舟重繫此溪阴。犊眠疏草犹迷径,鹤哺新松欲满林。
采药常嫌惊鹿迹,山中初服野人心。旧来渔父多相笑,一别江湖霜鬓侵。
天柱篇赠徐子芳
天柱岧峣与天通,紫皇高住金银宫。下朝群帝三十六,琼蕤翠羽骖飞龙。
广乐絪缊赤霄暝,烟霞烂熳回仙踪。九关无人熊虎静,赤鸾歘下随长风。
长风噏馺江淮间,地灵天宝钟英贤。南州复见生孺子,徐陵千载如比肩。
忆君弱冠振芬藻,琦才瑰行俱卓然。俄摧月窟千寻干,竦身忽在青冥烟。
青冥迢迢九万里,君行壮迹从兹始。逸气遥横七泽云,雄词直簸三江水。
建安诸子空高名,王粲元非伟长伦。中论年来篇几著,独行已出今时人。
我本金门陆沉者,风期独与君相亲。天生豪士须会合,龙剑雌雄信有神。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金陵幕府静鱼符,列戟常闲百万夫。莫谓太平浑忘武,国家根本壮先图。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二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六
代作许寿诗
送吴道士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卜居后东吴曰静欧学章
咏菊十首 其八 粉西施
又治徵卷
寿嵇川南母 其四
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观出军十首 其六
七夕雨二首 其一
寿沈德夫母
得家书三首 其三
许院判挽歌二首 其一
代赠崇安住持僧
题张学士仰宸楼卷
寿陆颐斋七十
咏紫薇花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题文岩画端
送李威甫掌长兴教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一
柬卢浚卿移居
秋日溪上偶成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一 长春
送陆奎之峄县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四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送顾槩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咏淮南八公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二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五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四
晚起偶成
送姚友竹二首 其一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一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和陈平冈七夕韵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五 千年运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八
挽汤母
寿嵇川南母 其二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三 鸡冠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一
送邹学士赴南京
送杨都谏谪贵洲
题碧山
题阳峰一首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
詹司训守贞义训卷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六
萱节图为俞汝承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