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楚江西自岷山来,春日荆门烟树开。千载襄阳多古迹,君王欲一望强台。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三
林卧堪遗俗,村居复近湖。应门时见鹤,鼓棹不惊凫。
树与人俱散,溪因主亦愚。翻嫌太寥僻,庄外有桑榆。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三月正当三十日,落花寂寂对閒门。莫言春尽浑无事,分菊移葵事更繁。
寄高大用 其二
十年遥忆洛阳春,春色空随千里尘。应为未逢杨得意,相如不是异时人。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一
三月正当三十日,又骑款段出城南。欲赋送春诗未得,柳溪花径遍相探。
铁瓶草堂二首 其二
乔木不知年,茅堂锁昼烟。人疑扬子宅,门有米家船。
隐迹山南雾,将雏冀北天。晚成良有会,莫自惜华颠。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三 书带
地惭扬子宅,草似郑公乡。书卷年来废,空翻白日长。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三月正当三十日,莺声如倦复如愁。绿杨拂地花成雪,断送春风也白头。
寿陆颐斋七十
七十健逢迎,知君善养生。笙歌娱晚景,车马杂春声。
鹤唳闻应惯,茶经著始成。汉庭方贵老,章服此时荣。
王子裕百花图 其三
传道昭君昨入胡,后宫留得美人图。红妆翠袖分相向,只恐君王误一呼。
寄赵孟静 其二
旧爱山中宿,因成方外游。写经多施寺,草赋独登楼。
耿介于陵子,栖迟马少游。未能谙蜀道,梦尔到沧洲。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莺啼燕树合,水漫渚蒲新。春归不须恨,化域自常春。
阳峰卷
雄势标南郡,岐阳第一峰。云中开锦绣,天际立芙蓉。
人物全荆盛,辞华百代宗。莫牵松桂梦,密勿待从容。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三
东城十二楼,迢迢青云端。盈盈谁家子,灼灼桃李颜。
朱唇扬妙曲,宝瑟流哀弹。三叹有馀音,一顾倾城观。
信美匪吾思,秦声故所欢。寸心常不隔,所恨旷周旋。
愿言保菅蒯,令德良独难。
送苏幼清都谏归养广中
补衮应须济世才,恩辉翻与照离杯。贪趋辉省辞荣禄,敢为田园赋去来。
谏草更编乌鸟疏,舞衣欲就芰荷裁。江云岭树频回首,陇使何时一寄梅。
送南丰尹高文明
无言得官晚,墨绶自为荣。列宿郎官宠,馀春乡国情。
花添制锦色,江助酌泉清。他日双凫至,应蜚百里声。
送篆文生
吴客偏多艺,君能解古文。鸿都初待诏,燕市忽离群。
科斗舟迎字,凫鹥沙漾纹。相看俱得意,宁惜去来勤。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四
玉戚金戈壮国容,每当三五候飞龙。月中真得持盈意,常见光华护九重。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三 鸡冠
迎风如欲斗,彻曙不知啼。旧得尸卿术,栽花总似鸡。
拟汉将行
单于近猎天山东,长城火接甘泉红。汉皇裂符徵武猛,羽林十万皆从戎。
甲光晃晃迎朝日,吴钩楚练何辉赫。挥鞭直断黄河流,积鞍远蔽阴山雪。
将军新受九重知,陇西雁门交出师。鱼丽昼结风云阵,燕尾晴翻龙虎旗。
寒沙飒飒塞草白,苦雾苍苍迷远碛。帐下飨士日击牛,军中贾勇争投石。
少年本出五陵豪,死生意气轻鸿毛。金鞍被就千金马,玳室横装七宝刀。
誇马持刀时睥睨,一朝关塞烟尘起。鞍后手悬冒顿头,囊间尽馘天骄耳。
转战那知瀚海穷,幕南已觉王庭空。捷书朝奏明光殿,卫霍谁论颇牧功。
君不见冠军意气何扬扬,轻车刀笔徒自伤。军中流涕亦徒尔,祁连古垒犹相望。
送严节推
佐郡声名久,辞家道路难。那堪今日去,犹是昔年官。
旌节先春度,爰书入夜看。君平能自卜,留滞不须叹。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挽张封君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送罗希文掌鄞县教
观出军十首 其七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
春尽书怀
挽吴白楼尚书
挽钱母
采莲曲 其六
送吴王二太史陪祀诸陵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拟凛凛岁云暮
游仙三首 其二
晚起偶成
观出军十首 其四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一
戏陆节之 其二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一
寿吕思斋七十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八
初入都寄亲知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五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二
柬卢浚卿移居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一 长春
詹司训守贞义训卷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为顾汝隆悼亡
会同年二首 其二
送陆鍊师归领道会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一
赠数畴一首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寿沈德夫母
寿嵇川南母 其六
赠青乌家
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四 蝴蝶
乡园偶成
芳洲赠袁太医
题扫雪煎茶图 其二
送邹均敷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五 金钱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秋居五首 其二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一
和陈平冈七夕韵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一
怀朱数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