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三月正当三十日,莺声如倦复如愁。绿杨拂地花成雪,断送春风也白头。
观出军十首 其四
王师亦有征,慷慨羽林兵。尽说从军乐,相和出塞声。
旌麾天际下,刁斗月中鸣。自愧刘生勇,空令气不平。
王子裕百花图 其二
剪綵隋宫事已非,犹馀粉黛貌芳菲。莫教展向金屏里,睡蝶游蜂尽欲飞。
寿沈德夫母
春日休文第,东风萱草花。共姜心独苦,王母发初华。
綵服回清昼,丹帔拂晓霞。人间有瑶岛,何处觅仙家。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忆昨趋金马,承恩共一时。君今卧西华,我亦恋南枝。
永念关中使,多传别后诗。燕云犹自隔,吴苑倍相思。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有美人兮山之阳,芙蓉衣兮薜萝裳。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石嵚岑兮嵌砑,峰峦矗兮翠苍。
湖潋滟兮秋水碧,洞幽閒兮春草香。采瑶花兮盈把,宿石髓兮为粮。
访隐沦兮绝涧,想奇独兮高冈。君一去兮独遗邛,欲往从兮江水长。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一
罢官应自好,负郭有瓜田。宦味陶元亮,诗才贾浪仙。
高斋听雨枕,斜月过湖船。谁共幽吟者,空闻招隐篇。
途中暑寄所知
旅泊淹中夏,愁添毒热新。时逢隔水骑,相顾满衣尘。
择木频移荫,贪程更问津。不缘趋捧日,长作北窗人。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一
祗为怜同病,时来款竹扉。藤萝一亩宅,荷芰四时衣。
石几焚香坐,春流抱瓮归。池塘入幽梦,相客各依依。
戏陆节之 其二
扁舟暝逐使君行,已是归帆一月程。恩诏多惭优浅薄,风期独喜托才英。
江回故国春迎棹,星聚清尊夜倚琼。我亦天涯同病客,翻怜司马滞江城。
拟迢迢牵牛星
隐隐西山阳,翩翩孤凤凰。欲栖无梧桐,欲食无玕琅。
浮云翳朝日,荆杞生高冈。瀛海万里阔,九天何茫茫。
丹书未能吐,千仞安得翔。
送陆奎之峄县
洙泗回萦入古城,宫墙犹是鲁诸生。圣朝礼乐超千载,莫似当时不肯行。
送郑翁还广 其三
玉窖溪连海色新,罗浮山下别开春。南还更尽登临兴,莫遣清江空白蘋。
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
萦纡石磴望中开,故迹苍茫半草莱。兴废迹今双树在,登临自昔几人来。
僧携野果修晨供,鸟啄山花上石台。车马纷纷千里道,河流长带夕阳回。
观兰亭修禊图用上巳韵
坐遵曲渚览晴空,樽俎冠裳江左风。胜赏自超山水外,遗踪犹指画图中。
春看宇宙情俱远,醉向文词思更雄。陈迹祓除还此水,山阴亭榭几蒿蓬。
采莲曲 其五
停桡采莲花,花开半花落。渌水日夜波,红芳讵如昨。
题石溪
磊磊白石清溪深,柳花漫天晴复阴。扁舟罢钓自来去,无人更识沧洲心。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四
双阙遥瞻龙虎旗,金根羽盖自葳蕤。君王不遣先除道,沾洒分明待雨师。
寿陆用之父怡閒
陆子别我东还吴,何以赠之三山图。扶桑半壁动晴色,沧溟万里开蓬壶。
金银楼阙纷照耀,云雾旌旗疑有无。仙宫老人冰雪肤,浮丘杂坐洪崖俱。
行厨络绎进绮食,开樽满引红醍醐。颓然不知天地老,桑田成海真须臾。
君归悬向高堂隅,彷佛身往游仙都。绿发朱颜迥相映,羽衣翠盖交踟蹰。
玉卮流津瑶草润,霓裳按节青鸟呼。吾知陆子百不需,但觅綵服中庭趋。
青春满眼胡不乐,高车驷马诚区区。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一
三月正当三十日,又骑款段出城南。欲赋送春诗未得,柳溪花径遍相探。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七
龙见修雩古有名,君王亲出为苍生。炉烟已结氤氲气,雨足森森散凤城。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寄高大用 其二
送朱省簿乐安
张映山书屋卷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郑泰陵诗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一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吕梁题养素轩
拟明月皎夜光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一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二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题华氏抚弦小像
游仙三首 其二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九 玉簪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送吴道士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茹澜堂号诗
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 其二
代作贺介溪生孙一首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六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长至日寄弟口号 其二
王母歌 其四
挽吴白楼尚书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二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五
送邹学士赴南京
春尽怀故园
草名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一
天柱篇赠徐子芳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七
送益上人南归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四
送沈二槐改任惠州
詹司训守贞义训卷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二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二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许院判挽歌二首 其一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一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代作许寿诗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一
送杨都谏谪贵洲
送全翁掌教常熟
七夕雨二首 其一
送张佥休宁二尹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梅窗为蔡君题
观出军十首 其八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二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