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薄宦蓬应似,往来唯所飘。振衣聊息驾,鸣玉更趋朝。
惯学金门隐,多惭华鬓饶。沧洲有故侣,松桂欲相招。
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 其一
一盏清灯一榻尘,山深狐鬼共为邻。年来伎俩看都尽,遮莫山精巧试人。
陈封君六十双寿
六十鬓如丝,林泉久避时。性唯便野鹿,手自蓺园葵。
爱客常青眼,传家有白眉。醉看章服贵,莱妇笑相宜。
秋日溪上偶成
本无羡鱼意,聊复上苔矶。坐惜青蘋晚,行攀碧树稀。
儿童喧钓艇,鸡犬狎邻扉。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二
达人未忘物,卜居当云峰。云云拟时故,峰云况高踪。
千仞自壁立,万变从飘风。岂云绝世标,寄兹聚散中。
峰云本两忘,兀坐观太空。
读李忠定靖康传信录二首 其二
治乱亦无端,兴戎自晏安。会因千道设,岳拟万年看。
城下盟初合,宫中戏未阑。可怜忠定泪,独洒北风寒。
拟迢迢牵牛星
隐隐西山阳,翩翩孤凤凰。欲栖无梧桐,欲食无玕琅。
浮云翳朝日,荆杞生高冈。瀛海万里阔,九天何茫茫。
丹书未能吐,千仞安得翔。
秋居五首 其一
和靖常携鹤,羲之本好鹅。山阴秋日净,湖上野烟和。
大道机中息,虚名身后多。渊明真解此,诗酒一生过。
芳洲为蔡长卿题
传闻蔡经宅,一径入烟霞。地古藤萝合,溪回城市赊。
药畦连别坞,棋局上浮槎。肯念文园客,相从老岁华。
长至日寄弟口号 其二
满路清霜逗客衣,五更初点放朝归。才微袜线知无补,心著寒灰不共飞。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射策当年第一人,秋风感叹二毛新。羽书昨夜甘泉道,知尔封侯骨相真。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一
螭陛虚彤管,龙章下赤墀。尊亲周典礼,磐石汉宗支。
天启储宫豫,春回使节迟。淮王如好客,为索桂山词。
送严都事使浙
幕府三秋客,清江八月槎。论兵初报主,学礼早承家。
仙仗催行色,乡情寄物华。高堂时倚望,归旆莫令赊。
乘月寻藕华居
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挽张封君
何处访高踪,岧峣江上峰。遗安五经笥,寄傲一枝筇。
姓字渔翁识,茶蔬野老供。无嗟终不遇,身后渥恩浓。
送邹学士赴南京
摇山仙馆接瀛洲,稷下名儒早见收。玉笋暂随鹓鹭入,金陵重忆凤凰游。
传经鹤禁恩犹渥,问道鹅湖意始酬。莫爱江山久留滞,伫看明主待谋猷。
送朱省簿乐安
居人怯中夏,行子发长安。尊酒怜乡国,天风思羽翰。
莺声春尽少,江色夜深寒。回首孤帆远,谁歌行路难。
咏淮南八公
霓车遥去白云端,鸡犬纷纷随羽翰。丛桂未须淹隐士,长裾元自笑王官。
坐令楚国轻千乘,肯向秦关试一丸。何事茂陵空好士,金茎寂寞露光寒。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一
乳燕低飞绿窗暮,开尊共惜朱颜故。文君窈窕夜当垆,百花失色如相妒。
送人下第归荆溪
北上空嗟献玉非,梦魂先绕故园飞。长安晴日苍龙阙,荆渚秋风白板扉。
红树渐随岐路尽,黄花如伴远游归。多才莫讶无知己,且向江头一振衣。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明月悠悠掩素尘,不将流落怨时人。千山将满龙蛇蛰,一夜春归草木新。
雨后桔槔堪自废,祭馀刍狗向谁陈。应知物理同消息,空为班姬赋损神。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题华氏抚弦小像
溪行偶得顾氏别业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四
送黄三峰佥宪山东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三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五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四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咏菊十首 其八 粉西施
和陈平冈七夕韵
送吴王二太史陪祀诸陵
采莲曲 其八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二
上巳宴集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二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三
送篆文生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送顾槩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送孙志高侍母归浙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一
赠青乌家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六
寿嵇川南母 其四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和玉溪斋居对雪一首
咏紫薇花
帝京歌 其三
代赠崇安住持僧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九
花朝感兴
咏污渠鹤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六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闻何乔仲侍御移疾野寺诗以讯之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一
卜居后东吴曰静欧学章
代作许寿诗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一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一
为顾汝隆悼亡
观出军十首 其九
王母歌 其四
寿嵇川南母 其二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三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五
吴廷宣父母双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