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齐天乐 送陈武举

齐天乐 送陈武举

明代 王慎中

鸡声喔喔催难寝,横戈况是危枕。裹革雄心,封泥伟略,肯近宴安毒酖。

英躯满仞。漫李广多奇,季心藉甚。报效酬知,腰间七尺寒光凛。

紫骝骄汗血浸。市墟垂柳,不顾娇姬似锦。六郡良家,五原健子,结约好同襟衽。

频摩雪刃。待星敛欃妖,障销烽祲。印纽盘螭,在明光醉饮。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访柯东墅草堂以日暮迫事而返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残阳急堕孤峰外,幽意未酬片语间。惆怅浮生牵迫甚,门前即是隐君山。

宿混元灵应宫

明代 王慎中

玄宫东瞰皇畿迥,碧水西潆汉甸斜。初月清悬仙子洞,归云深拥羽人家。

珠林招近千年鹤,瑶箧分探九鍊砂。未驾青牛凌紫气,且乘白鹿住丹霞。

陈州道中同胡参知作

明代 王慎中

宛转陈郊路,株林碧树盈。中天炎日盛,向夕雨云生。

共酌清泉饮,相从大道行。才微惭负乘,将子载同征。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处置分明凭号令,指麾妙密握机权。英威坐制踰千里,丑种真疑动九天。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万事真长已,孤生敢自私。批鳞当逆处,收肉在寒时。

复衣仍赭服,正寝托丹墀。片玉今埋矣,无因谏用尸。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白浪如山潮拥来,长江东去海门开。天连极浦鸟飞尽,日落空林船正回。

送陈司训奔丧还严州

明代 王慎中

摇摇心曲似旌悬,望市过城益黯然。力尽市趼行岭外,眼摧双涕洒江边。

猿啼于越千峰雨,星带严滩独夜船。旧日门人来卒业,经中应废蓼莪篇。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十一

明代 王慎中

天王有道自垂衣,坐付元臣禀庙机。筑观分流诸岛上,直令日

挽王佥事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防江千里险,露冕百城开。惠泽洪流远,狂澜劲节回。

世情方忌直,天道亦妨才。湖雨纷纷送,荆人挽些哀。

寄陆北城

明代 王慎中

芳草春风处处吹,相看数舍起劳思。人过户外常盈屦,士向谈劳尽解颐。

且乐青芹香冉冉,莫教白雪鬓垂垂。有文不遇工何益,知子良非一卷师。

秋夜篇

明代 王慎中

繁宿依天夜未央,皦月垂影鉴我床。厉风举帷露沾裳,惝恍不我循东厢。

哀雁流影之何方,揽衣屏立以徬徨。明镫荧荧烂夕堂,朱弦泠泠挥素商。

美人对之心不忘,不觉北斗低西方。繁销芬歇谁能常,努力懋德竞流光。

䗲蛄在户啼未安,庭鹤警露当夕寒。草木变衰凋玉颜,畹有蕙兮皋有兰。

霜黄沙白日摧残,含姱抱郁只自叹。盈盈织女濯双蛾,驷虬襄蜺扬孅婀。

牵牛耿耿阻明河,河深欲济水增波。望而弗觏时匪多,追叹戚别涕若沱。

题鉴湖

明代 王慎中

越水千名说鉴湖,淩波虎阜胜吴都。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

看青门画漫题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神搜物象雕从兔,手契心目镝应弦。吮墨含毫真画史,看君机用已诠禅。

滕王阁再作

明代 王慎中

偶为逢迎出,聊因一振衣。凫鸥闲泛泛,岛屿远微微。

芳草前人路,寒潭落日晖。西山旧时雨,还向捲帘飞。

法凝法纯二行者从师閒寂结夏清源就半岭落发各与一偈归呈閒寂印之 ...

明代 王慎中

辞家受具有何求,一发不容颅顶留。落了还生他日断,直须认取本来头。

圣诞前期一日寓直客部同屠仪制郎中诗以柬之

明代 王慎中

瑞气满南宫,星河渺渺空。千庐翊警卫,万国奉朝宗。

跸路风先净,帷张月自通。□云当极北,曜宿及霄中。

谬籍叨分直,仙郎嘉自公。何其频视夜,彼美切循躬。

秉烛晤言久,焚香宴坐同。冈陵徒欲祝,巴里愧难工。

何人嗣周雅,待尔振王风。

河西阻雪怀江于顺员外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四野垂阴昼黯然,朔风吹雪舞遥天。不见玉人空怅望,祇看琼蕊比婵娟。

皇帝察宗室子弟之贤孝者制为训辞以美之且以为教也而昆崙公以孝受 ...

明代 王慎中

有美称公姓,承华自本支。生身忘宠禄,愉色悦严慈。

乐备无声听,居防履险危。药嗤许子误,羹笑颖人推。

饮食温良善,晨昏居起宜。橘踰淮水熟,笋送雪林滋。

取器遵亲涤,缝衣学稚嬉。秉彝齐一介,受福冠诸姬。

褒诏天阍出,修文史笔摛。琅函周国耀,纶綍大梁垂。

伛偻循墙走,尊崇结阁贻。来旬叨佐岳,采诵庆宗仪。

游清源山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取路非高足,入山力复馀。所长元有适,于计未为疏。

高见群生扰,间看四体虚。堪嗟二亩半,促促邑中居。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