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提舶赠玉友六言诗次韵以酬 其一

提舶赠玉友六言诗次韵以酬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重见异乡佳节,又成终日清斋。忽捧晋堂双玉,引觞浇破愁怀。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家童拾栗因念亡儿作数语以写钟情之悲

宋代 王十朋

去年觅栗嫌汝痴,责汝曾赋渊明诗。今年栗熟不汝见,凄然白骨埋荒陂。

西风簌簌黄叶飞,家僮拾栗门前归。汝兄汝妹争来取,汝父伤心泪如雨。

泮宫杏花乃阎紫微为教官时所殖复用前韵

宋代 王十朋

同年紫微公,昔游帝王家。穿杨百步间,妙不毫釐差。

桂窟擢高枝,杏园赏仙葩。手移曲江根,不惮川涂遐。

翱翔夫子坛,栽植泮水涯。花好实亦成,诸公欣拜嘉。

我来节中和,数树红交加。不见紫微郎,如对紫微花。

满堂烂银袍,赋诗丽绮霞。大胜瓜李桃,欲报无琼华。

李怀安拥麾入蜀道出鄱江见赠二诗依韵奉酬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不肯随群慕鹤轩,慨然丹陛吐危言。坐看蜀道平如地,可见忠臣勇似尊。

驷马桥边驱弩矢,杜鹃声里拥旂幡。要须入境询风俗,首访严遵李仲元。

书院杂咏 江梅

宋代 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预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九华山 其九

宋代 王十朋

曰华曰子数俱九,细看峰峦何许多。今古画工图不足,冠卿诗奈九华何。

君山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祖龙迁怒色曾赪,帝子有灵山更青。湖水如天冬亦涸,此君荣落一般形。

元宾赠红梅数枝

宋代 王十朋

江梅孤洁太绝俗,红杏酣酣风味薄。梅花精神杏花色,春入莲洲初破萼。

胆瓶分赠两三枝,醒我沉痾不须药。愿公及早办芳樽,酒晕冰肌易销落。

点绛唇(艳香茉莉)

宋代 王十朋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

观郡守题名再书一绝

宋代 王十朋

滥与江湖岳牧群,于中最慕范希文。人才相远心相似,均是忧时与爱君。

送陈阜卿出守吴兴

宋代 王十朋

台阁辍名士,符竹分帝忧。搢绅有清议,欲为朝端留。

才名四十年,肮脏成白头。方开公道口,遽中谗人钩。

触邪孤壮志,敛惠施一州。命义二大戒,能言亦能由。

去矣霅水清,孰障天下流。愿言如季路,乘桴共公浮。

宿栖真寺

宋代 王十朋

林间古刹号栖真,高躅难寻晋宋人。我正迷途倦奔走,何繇来向此栖身。

傅兴化送蔡端明集报以温公文因求端明帖

宋代 王十朋

迂叟遗文整顿初,寄君聊当报琼琚。南邻尚有无厌意,更觅皇朝第一书。

食荔枝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荔枝初熟饤金盆,手擘轻红子细看。风味由来太奇绝,不教容易到长安。

上丁释奠备数献官书十二韵呈莫子齐教授赵可大察推

宋代 王十朋

鲁人呼东家,陈蔡不火食。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嵬然衮冕尊,王侯面俱北。

武成祭上戊,龙弃配社稷。隆杀良不同,论功岂如德。

去载游上庠,观礼杏坛侧。备乐阅九奏,银袍烂千亿。

兹焉客莲幕,滥与俎豆职。登阶瞻睿容,炳睟若亲识。

壮哉芹藻宫,不减鲁侯国。归赓泮水颂,才劣惭史克。

项服善知县和诗酬以三绝并简林致一教授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牧养功成鲜败群,弦歌声里出诗文。只愁桃李春风近,卧辙无由驻令君。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其七 白盐

宋代 王十朋

蜀中盐井知多少,功利端能与海分。尚使此山真可煮,商功计利更纷纷。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 其四

宋代 王十朋

卖刀买犊慕龚遂,重谷务农思鲁僖。僚友共怀忧国愿,守臣非皱职田眉。

东园小閤丹粉一新昌龄有诗次韵

宋代 王十朋

小园小閤无奇新,但喜有酒堪娱宾。西畴种秫可自酿,不用勤买抛青春。

月明星稀乌择木,吾爱吾庐堪寓目。须知主父五鼎珍,不似王猷数竿竹。

丈夫未遇当安贫,带经且作锄园人。诗酒过从老兄弟,一笑可破双眉颦。

见说西园相继辟,好将因果同栽植。子孙清白世相传,莫同阮氏分南北。

戊子八月二日得泉州

宋代 王十朋

五年符竹换三州,乞得祠宫欲少休。名姓误蒙君相记,泉南千里又分忧。

五月四日与同僚南楼观竞渡因成小诗四首明日同行可元章登楼又成五 ...

宋代 王十朋

竞渡本来缘救溺,凌波初不为争标。今人不解古人意,得胜归来笑语嚣。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