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游泰山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办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材。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
是时春夏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
惜无赏心人,欢然尽馀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
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
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鞋。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后饮酒五首
少日不能觞,少许便有馀。比得酒中趣,日与杯杓俱。
一日不自浇,肝肺如欲枯。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
作病知奈何,妾妇良区区。但愧生理废,饥寒到妻孥。
吾贫盖有命,此酒不可无。
满江红·寒日春温
卫州感事二首 其二
白塔亭亭古佛祠,往年曾此走京师。不知江令还家日,何走湘累去国时。
离合兴亡遽如此,凄迟零落竟安之!太行千里青如染,落日阑干有所思。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满江红·问柳寻花
蓦山溪 夏景集曲名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六
露浥清华粉自添,隔溪遥见玉帘苫。眼看桃李飘零尽,更拣繁枝插帽檐。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松林萧萧映灵宇,烁石流金不知暑。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机影想依然。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
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论诗三十首·十三
药山道中
西风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閒送雨声来。
送樊顺之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尖新秋意晚晴中,六尺筇枝满袖风。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
绿洋奇亦赛浓梅,永忆熏炉试浅灰。尤物也知人爱惜,帘筛风动只萦回。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浣溪沙 宿孟津官舍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浣溪沙 别纬文张兄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惜奴娇·画扇高秋
古意二首 其一
石州慢·儿女篮舆
沁园春 除夕二首
出京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后饮酒五首 其四
鹧鸪天 薄命妾辞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六
与张杜饮
卜算子·寿酒不论杯
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
杂著三首 其二
赠休粮张鍊师
江城子·旗亭谁唱渭城诗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八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三
鹧鸪天 孟津作
点绛唇·国艳天香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为鲜于彦鲁赋十月菊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探花词三首 其二
南乡子·迟日惠风柔
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
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
杂著二首 其一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点绛唇·长安中作
西楼曲
游承天悬泉
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四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醉猫图 其二
西江月·骨相匿犀秀发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寄女严
玉楼春·谪仙暂下金銮殿
江城子 嵩山中作
风柳鸣蝉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二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感皇恩·浓露堪秋容
满江红·雪*霜林
光武台
聚仙台夜饮
榆社硖口村早发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绿二首
点绛唇·玉蕊轻明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二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
烟溪独钓图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