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判袂于今涉五旬,驰驱无复寓书频。险途顿失往还倦,高谊却忻朝夕亲。
近事欲蕲祛蔽塞,新吟应许和清纯。富沙此去无多地,先走诗筒致所陈。
永康徐尉次寄颜令诗韵见寄因以前韵酬答
柅车为别始中秋,遽见霜朝爱景浮。自愧马期无少暇,祗应梅福有清游。
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楼。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一
浩气忽凌虚,飘然厌虎符。风流失循吏,术学丧醇儒。
飞旐冲霜外,哀歌惨路隅。螭坳有贤嗣,遗憾想公无。
夜射通叔虞曹圃
束苇然膏百炬红,夜堂寒气变春融。流星堂没飞金镞,缺月初圆引角弓。
赏罚明如棘门上,和融远过泽宫中。平心不为长眉醉,慷慨真成壮士风。
又借前韵为攀别之作
紫诏催还二月天,清台颁历涉三年。高文昔冠群儒首,异政今为两蜀传。
此日旌旄度危栈,何时舟楫济长川。笳铙渐远劳瞻望,犹想飞花傍祖筵。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八 竹岩
栉密翠婵娟,结根岩石前。不饶尘土地,自信雪霜天。
和简夫游南岩
古寺因山半翠微,跻攀危蹬上云扉。祇应攀色随秋吹,还似红尘染客衣。
子贱鸣弦方暇逸,渊明解绶已来归。吾侪幸得陪清览,相与优游养道肥。
答颜长道见寄
花溪前日还辕处,惆怅高贤又阻陪。山雨怅云方惨淡,野烟笼水正低徊。
别离轻似风飘絮,迟想多于渴望梅。胸腹殷勤岂无感,果然缄寄好诗来。
御爱山
五峰列翠俨如屏,御爱知非浪得名。行客勿轻加诮咏,播迁岂是不关情。
咏唐史 苏世长
披香殿上叹隋君,校猎营閒劝十旬。莫谓口忠心则诈,如何胶禄不言人。
九日示寿隆 其二
建安山水亦几希,九日登高著处宜。秋杪日光自潇洒,老来情味少欢怡。
举杯喜见黄花泛,落帽羞将白发吹。佳节不能成酩酊,浪吟小杜昔年诗。
和孙叔康寄示上元
闻说邦人庆上元,使君同乐具宾筵。朱轓不得陪清赏,明月空能共此圆。
和气暗随香穗散,微风轻送烛花偏。谩将鄙句追高会,已负当时白玉船。
再和答篇
为困奔驰乃近迁,勿咍飞倦不知还。趁朝遂免三更起,归舍新添数刻閒。
谩致鄙篇酬雅贶,却烦秀句解衰颜。高轩若许来惊座,陋室杯盘亦可班。
想庐山三首 其一
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行役今朝垂欲到,无端牵制又回辀。
栅山驿早起
栅山孤驿夜寒清,襆被㸐柴坐迟明。行旆动时红日上,肩舁经处白云生。
连峰峭怪浓铺翠,流水盘纡数送声。自喜区区王事外,纵观佳境有馀情。
迁居近局谢陈成伯假车惠茶
冷官远室足间关,疲马羸兵倦往还。局左卜居甘迫窄,城东寓迹谢宽閒。
短辕助载方衔惠,灵荈蠲烦愈厚颜。两腋风生家事少,并吟惭匪昔贤班。
谢惠瓦墩
百尺危亭旧路榛,自公呼吸变兰荪。更怜数奉亲舆到,分惠芳斋碧瓦墩。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二
剸繁芟弊力无馀,行学存心负厥初。冻笔方驱嚣讼牒,解颐忽得故人书。
分襟固久情还密,领邑虽邻迹也疏。安得同时俱代去,相从山水乐吾闾。
公舒朝请得福守所寄荔子佳品二而咏以二诗乃以为示辄次韵奉和 其 ...
邻境缄驰荔子丹,黄堂矜诧满雕盘。香收堂爇馀龙脑,笺写新诗掩凤团。
咀嚼定嫌琼液薄,形容更比水精寒。强抽滞思聊追和,珍果清吟两可欢。
谢岩起惠支颐二首 其一
几杖安身外,于兹用智深。见贻扶倦颔,捧受识仁心。
本异支离隐,何妨彦祖钦。唯愁说诗善,笑解恐难任。
贾庆甫示山中梅诗因继成
雪意将成腊欲来,乱山深处见寒梅。化工若与人情比,此树多应未及开。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
留题忠州丰都景德观
安远道中
初睡
醉蓬莱(廷评庆寿)
天柱滩
和久中春风
护国院十咏 其一 雷分石
避雨大明寺
送冯材叔宰蕲春
谢董都官见寄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七 了了堂
饯别劝饮
次韵和同时到院
乾元节口号
明恕斋
琅邪三十二咏 其七 薛老桥
咏唐史 魏郑公
之文
和邓温伯内翰九月七日约游北高峰
咏八仙 吹箫
和晚晴书事
和道中咏怀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三
中夏偶成
和孙叔康中秋寄运判胡秘丞
试士毕同长道东归
咏唐史 郭子仪
游齐州灵岩四首 其二
晓雨离铜山驿
寿安县君挽词一首
送刘诚夫江阴狱掾
咏唐史 李林甫
八月二十四日州牡丹
和腊日初晴会同僚射饮投壶
和述志
过故平
次韵德夫推院有感
赋金橘得曲字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次韵和公舒太守长至游水南僧寺
和颜长道见寄
和潘通甫芍药十韵
和孙叔康探梅二十八韵
吴六合道原席上
和见招游城东园
和贾尉女真花
将至登州
和陈和叔内翰忆梅花因手植数本又命画工作生枝于屏间
木芙蓉词
和舒信道二首 其二
寒雨夜会得歌字
别王叔重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三 枯荷
又和彦常试院即事 其二
龟峰 其一
又和九日有怀见寄
送皮献臣郎中赴河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