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文彦博
向上应无快活人,斯言未敢便当仁。留君且住非他意,好作熙宁第八春。
留守端明尚书
常随净侣叫禅关,熟听潮音丈室间。身逐听云辞陇首,心如皎月照香山。
儒空两悟言无滞,觉望双除性本闲。居守意勤当应现,不须祇到虎溪还。
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
原夏南归寂照庵,潜移性海入华严。从来野寺门风拙,频与西堂受小参。
映山红·遂请後
致政仲损张工部询及孟酝之味因寄数器副以小诗
醽渌如渑味似饴,朝回何必典春衣。序宾留饮觞无算,速父供甘羜更肥。
不惜郫筒令远寄,惟忧辽豕得深讥。小家曲糵君谙在,莫使邯郸枉见围。
和人留题华清宫温泉
玉唾神游接汉京,朝元金碧照天明。香波元斗龙原润,炎液深涵雁甃清。
狎猎乱光浮藻井,穹隆长影浸彫楹。圣皇勤俭无西豫,辇路经春烟草平。
游金星观
鹤发庞眉二老仙,林间老屋十馀间。斋粮间蓄惟栽菊,道眼长明祇看山。
朋侣过从应绮用,比邻掩映是嵩辕。暂游自愧尘劳迹,解帢临溪濯腻颜。
雨中湖上绯桃盛开舟子维缆于树因书二十八言
灼灼秾华照碧流,素烟丝雨助妖柔。武陵不放刘郎去,更就桃根系小舟。
雨后游华严川马上作
雨后城南路,无泥未有尘。因观曲江树,更忆杏园春。
草色遥侵水,山光翠逼人。劭农兼访古,揽辔缓朱轮。
玩月吟寄友人 其三
闻道频挥霹雳手,定知不费琰之才。且投丹笔携诗笔,来就花间把一杯。
题辋川图后
吾家伊上坞,亦自有椒园。漠漠清香远,离离丹实繁。
盈襜常要采,折柳不须藩。每看辋川画,起予商可言。
留守相公
荐捧佳章频叹服,洋洋盈耳类锵金。老昏拙滞无才思,勉强难为继大音。
致政中散荀龙连惠三篇俯光衰老辄亦
郢楼高唱丽阳春,重叠三章妙入神。席上纵欢殊不倦,樽前道旧转相亲。
故交共是休闲客,令子今为辅弼人。河内仙居颇优逸,风流雅尚有谁伦。
留守相公宠示东田宴集诗依韵和呈
尝同徐勉构东田,花竹成阴雨后天。为爱宪台宽白简,得随相府赏红莲。
清樽屡釂吟情逸,红袖频翻舞态妍。归兴直须三鼓尽,月华况是十分圆。
致政仲损工部哀词
自昔朋游今五纪,断金连璧附英翘。学通经史蒙三益,心类松筠见久要。
白首郎潜甘寂寞,清时吏隐甚逍遥。年逾九九诚无慊,惟叹人亡与道消。
承伯寿大蓬惠书寄大小钵囊花并语及敝居松下石上之饮因成二小诗 ...
大小钵囊花色好,不知得似此间无。玉华峰下应频赏,绮里园中是饮徒。
题中山郎中华严川墅
城南风物胜,最胜是华严。谢墅偏幽寂,颜郎此退潜。
流泉清绕砌,列岫翠当檐。更爱村桥畔,杨花扑酒帘。
和副枢蔡谏议孟夏旦日右府书事
杲日无亏彰睿圣,前星有庆耀东朝。皇明烛远群羌服,火德乘时众慝消。
丹扆焦荣犹损膳,华颠尸素合归樵。夔牙共奏康哉□,雅咏和声彻九霄。
诗寄相州侍中韩魏公
鼎邑从来事足誇,冰台近岁景尤嘉。天平峰秀堪图画,昼锦堂高可宴衙。
新表门闾通德里,旧栽桃李相君家。仍闻降志相希慕,林下时乘洛样车。
答庞相家园虽陋春物向荣日冀相车时枉游览未蒙宠降承贶佳章谨次严 ...
一廛幽趣斗城西,竹映轩窗柳拂堤。园吏每誇风物美,主人常叹簿书迷。
碧池荷动观鱼戏,朱槛梧倾待凤栖。惟愿毗耶长者至,莫忧花里有莺啼。
和公仪重到隐厅偶书绝句
重访隐斋留雅咏,将归禁署促东辕。晓猿夜鹤君家物,不恋南湖只恋轩。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239篇诗文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一
金宿楼望月呈仲通司封 其二
行及白马寺捧留守相公康国韩公手翰且云名园例惜好花以俟同赏因成 ...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一
驾经略太尉相公
子山朝奉倅汝阴过洛访别求诗
奉陪伯温中散程伯康朝议司马君从大夫席于所居小园作同甲会
昼寝梦归洛宅
蒙惠咸阳水梨极佳快陶隐居谓梨为快果太原凤栖梨少许纳上非报也欲 ...
仆射侍中
尚书令魏国忠宪韩公挽词 其三
偶成小诗赠提举刘司封
赠国信毕少卿
提刑司封垂访郡斋会于湖上道旧为乐兼贶雅章辄成四十言以答来惠
某以端居多暇怀洛成诗伏蒙运使兵部俯垂属和拙诗伸谢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二
题龙门奉先寺兴禅师房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 其五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三
熙宁癸丑季冬十有三日某被旨谢雪于济祠已事与秘书监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自述并谢留守相公
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 其二
与之珍朝议
与之珍朝议 其二
和张峣秀才勉弟之什
和致政张
依韵谢运使陈虞部生日惠双鹤灵寿杖 其三
春旱既甚祷祈未应小园即事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纪留守相公
寄相州侍中韩魏公
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
端午日招诸公于敝园为角黍之会独尧夫不至因成小诗奉呈用资一笑
题龙潭寺
题伊叟庵 其一
题史馆兵部傅君草堂
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二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景仁内翰
元巳
和致政侍郎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三
令弟坚官满归京偶成四十言代书寄判武学顾学士略资一噱
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三
故宣徽惠穆吕公挽词
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三
登通山阁有怀寄呈同人
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其三
送中舍蒲君致政西归
题韩溪诗 其一
大名府舍创作茅斋因题八句太师相公
汝州王端明
西都留守宣徽
西归日琼林苑赐宴即席
游仙咏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二
中书宿斋偶作 其一
古寺清秋日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