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三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三

宋代 文彦博

昔有乡贤阳道州,亦闻比近有松楸。新阡便合开三径,同气相求好并游。

诗人文彦博的古诗

和副枢蔡谏议孟夏旦日右府书事

宋代 文彦博

杲日无亏彰睿圣,前星有庆耀东朝。皇明烛远群羌服,火德乘时众慝消。

丹扆焦荣犹损膳,华颠尸素合归樵。夔牙共奏康哉□,雅咏和声彻九霄。

和副枢蔡谏议植山芋

宋代 文彦博

平台山芋传区种,久饵能令玉寿延。欲长深根培客土,便期珍味荐宾筵。

吴莼顿觉名称减,楚芰须惭嗜好偏。况是丹头推绝品,百金供费亦宜然。

依韵谢运使陈虞部生日惠双鹤灵寿杖 其三

宋代 文彦博

瑰奇擢秀从王屋,灵寿传名自汉庭。仁者存心安老者,欲扶蹇步得长宁。

西归日琼林苑赐宴即席

宋代 文彦博

窃禄叨荣四纪馀,退思侥倖亦无如。趋朝再睹新宫省,解绂还归旧里庐。

报国丹心明皎皎,恋轩疲足去徐徐。群公尽出都门祖,盛事光于汉二疏。

游仙咏

宋代 文彦博

十二瑶楼切绛云,醉游昆阆碧桃春。烟藏游树栖鸾稳,露浥芝田唳鹤频。

闲访五城骑白鹿,静寻三洞驾黄麟。紫房求看登真录,说是明晨第一人。

楚正议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大抵神存体不留,万安山下宅松楸。平生燕集歌欢友,伯寿应同泉下游。

题韩溪诗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平日渔樵皆病涉,当年将相尽成功。淮阴未济酂侯识,留得雄才归汉中。

送分司少卿归洪井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知止遗荣世所稀,帆风美满浩然归。江边闻有梅真宅,吟对西山不掩扉。

故宣徽惠穆吕公挽词

宋代 文彦博

奕世韦平族,经时管葛才。苍生方仰望,大厦忽倾颓。

不慭皇情悼,如仁士论哀。刑山赴真宅,应见国侨来。

熙宁丙辰十一月二十八日安正堂喜雪

宋代 文彦博

冻云浓厚朔风严,粉揉琼霙扑绮檐。斗变揉和缘帝力,迎知上瑞协人占。

晚归渔市蓑衣重,晓上旗亭酒价添。更待三英同胜赏,翩翩赋笔紫毫铦。

和公仪咏蒲葵扇

宋代 文彦博

不取归资厚,仁风藉尔扬。论财虽俭薄,应用极清凉。

六角价非重,九华名未光。倾心既已久,安石勿相忘。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一

宋代 文彦博

天圣收群彦,惟公独出群。两朝推旧德,一代仰高文。

得位才康世,逢时道佐君。云胡天不慭,抚几悼勋勤。

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

宋代 文彦博

凿开青障启天门,直泻伊流泄汝坟。八节惊涛鼍振鼓,千花宝塔雁翔云。

岩隈雨过飞泉涨,谷口风回堕叶纷。龛穴隆穹三像列,楼台华焕两崖分。

方陪茜旆来寻胜,不就蒲飧趁茹荤。北里笙竽皆拥从,东山罗绮半酣醺。

升堂共睹皤仙貌,策杖同寻古士坟。喜脱貂冠亲野老,幸随态轼附邦君。

林峦岑寂真堪赏,市井喧哗渐厌闻。人度长川犹隐映,香销古殿尚氛氲。

周生归后兰重佩,荀令行时蕙更薰。晓露未晞珠滴泪,秋花争发锦挑文。

群娃散步尘生袜,小舫争登水溅裙。钓叟傍观皆叹羡,禅师迎谒尽欢欣。

既无冗局羁闲迹,忍促回轩背夕曛。得向石头溪上饮,从今遂不畏移文。

龙图给事使还过魏少留仙旆道旧为乐因及北史魏收之语作为雅章辄敢 ...

宋代 文彦博

剧谈亹亹倍尘麾,奇表堂堂对伏犀。易作诗章频有得,难为逋峭岂无稽。

回驱大旆龙沙北,归直清厢虎帐西。久困土山缘直道,侃然常耻病于畦。

伏睹致是太傅侍郎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华颠相顾最相亲,同是三朝二府人。曾忝是堂陪大论,又叨枢筦继清尘。

我惭蒲柳衰残质,公称夔龙强健身。把酒观言兼恋德,春晖不觉渐西沦。

偶题看山楼新画山水

宋代 文彦博

尽日望西山,扶筇复倚栏。远观犹未足,更作画图看。

古寺清秋日 其四

宋代 文彦博

古寺清秋日,潘郎兴倍长。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

神宗皇帝挽词 其三

宋代 文彦博

元丰圣政洽隆平,溢牍联篇载颂声。皇武惟扬昭七德,帝华克协丽重明。

乔山去日乘龙驭,苍野巡时见象耕。忆兆臣民蒙泽久,陨身思报一毫轻。

伏睹致政太傅侍郎

宋代 文彦博

三朝光辅仰耆年,谢政归来作散仙。筑室政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清谈倾座簪缨盛,綵服趋庭子舍贤。公伴赤松应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承答诗披览叹服无已今复和呈资一噱而已

宋代 文彦博

药录虽称性味寒,涤烦功效有多般。从来御宿嘉名著,岂与西沙一例看。

文彦博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23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