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希贤
江南草色别来久,梦绕梅花思不禁。何似拂衣归去好,小斋明月夜横琴。
张克振归顺德
张君自是南海英,风云早岁抟鹏程。杏园春事过十载,看花浪作儒生荣。
风云满面春衫碧,客里携书笑相觅。玉堂尊酒意未阑,亲舍孤云愁转剧。
西风吹衣归兴便,与君岐路齐扬鞭。吴山越水路迢递,惊涛骇浪浮虚船。
残腊催人惄如渴,到此踌躇复言别。行程杳杳随江鸿,乡梦依依共明月。
高堂寿酒乐事多,堂前双桂春婆娑。天伦自分足怡悦,功名休叹成蹉跎。
故山薇蕨君莫采,万里青霄壮心在。他年花发曲江春,听雨亭前重相待。
刘正郎山水图
尚书公署有馀閒,时复披图认故山。交剑水清龙已去,衍仙堂在鹤犹还。
空林行迹荒苔畔,极浦帆樯落照间。欲采蘋花涉江渚,西风双鬓未垂斑。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一
高士藏脩处,而无车马喧。残霞明岛屿,芳草满郊原。
黄叶云边径,青帘郭外村。此中有佳趣,难与俗人论。
朱清之清江觜巡简
清江巡简大夫孙,此日承恩出帝阍。愧我中年厌离别,为君沽酒洗愁魂。
城头画角天方曙,沙上逻兵月正昏。尽道为官莫尸素,班资高下不须论。
四景翎毛二首 其二
冻雀声中梅正花,春风入夜著山茶。怪来巧鸟多情思,白雪梢头醉绛霞。
四景翎毛二首 其一
露湿湘桃色更殷,枝头啼鸟晓风寒。数声隐隐穿花去,惆怅伤春人倚栏。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二
千峰森玉戟,万树缀琼枝。天上同云后,山中霁雪时。
梅花东阁梦,驴背灞桥诗。独有寒毡客,谈经坐绛帷。
壶山四景图 其三
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寻常崖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
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
族祖静轩之平阳巡简
竹林斜月话匆匆,不尽离愁思转蓬。书剑风尘今日别,江湖樽酒几时同。
寒城刁斗秋无警,平野禾麻岁自丰。去住相看情万里,音书莫惜附鳞鸿。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清溪兵合战尘昏,此日台城厌楚氛。一代日波成逆节,万年忠荩说将军。
精魂夜雨归何处,古庙春苔掩夕曛。明到石头拜遗像,泽兰汀芷有馀芬。
题是涧贺刘望脩父受封
藤桥桥外清溪畔,应是孤山处士家。舍北是花浑绰约,岁寒风雨乱交加。
壶中香露春长在,镜里流光鬓未华。更欲骖鸾上天去,仙郎已驾五云车。
冯佩之之江西督学和宫谕谢木斋韵
霜台值春晚,芳草都门多。故人夙严驾,欲门还相过。
感时愧余拙,黄鸟丘之阿。正学久蓁芜,异说纷蝉蛙。
西江远可涉,帆影天一涯。吾道皦如日,此去将如何。
赠君锦绣段,听君白玉珂。锄茅忆山径,濯锦夸天河。
愿君更努力,洙泗多流波。
罗明仲归省
看花同醉曲江春,眼底光阴几度新。金匮宝文曾载笔,白云亲舍奈劳人。
归装渺渺都门道,乡思迢迢楚水滨。谖草堂前谩回首,紫霄高处是枫宸。
族叔某之杨州司庾
竹林明月低,仆夫戒行色。马上朝回未解衣,携壶走送城东陌。
红尘十载飘客裾,一官湖海誇新除。公门无事足行乐,便道逢人多寄书。
玉堂夜寒别思苦,独对孤灯听残雨。梦里不识云海深,夜夜相将过淮浦。
斋居八咏分得剪烛题
烧烛茅庐下,长吟思不迷。金盘落灰烬,清影照羁栖。
风度摇难定,更残刻渐低。西窗千古意,何夕重分题。
送某归省
九曲溪头驻晓骖,幔亭峰与碧云参。仙人宴罢风吹袂,客棹歌时月满潭。
綵屋虹桥成寂莫,涧花岩草自
林邦贤山水图
流水平沙江路遥,抱琴聊尔一相招。知君故是清狂客,春韭香时每见邀。
读明妃曲
马上琵琶泪眼枯,黄云沙碛隔单于。从来妖艳倾人国,在汉何如远在胡。
山水小景为张同禹题
江山渺何许,此别难留住。汉水绕襄城,千里孤舟去。
寄余汝盛
见月念故乡,愁绪萦心曲。目极闽海南,天低烟树绿。
吴希贤
(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58篇诗文
丘安重下第
夜明帘
壶山四景图 其二
咏梅送熊通政
李祥进士父南塘先生还东广
壶山四景图 其一
表伯王静甫南还
题天龙庵
水石菖蒲为林孟和作
金台别梦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六
送李宾之坠马
送陈舜举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五
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
柬张同禹
陈师召之南京太常
陈伯扬分教黄冈
牧牛图次周鹤洲韵
送张养正都宪
屠元勋之南京寺丞得何字韵
送上人还莆
题菊送弟希达
广寒避暑应制
挽林希哲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四
题竹赠表兄徐齐纨庾使南归
壶山四景图 其四
翰林同年绘像图
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元宵会谢鸣治宅得必字韵
钱太医山水图
李宾之归省
上巳倪舜咨会瓮山得木字韵
陈子学还莆
乌山霁雪
水口遇宗弟廷隆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