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明代 吴希贤

清溪兵合战尘昏,此日台城厌楚氛。一代日波成逆节,万年忠荩说将军。

精魂夜雨归何处,古庙春苔掩夕曛。明到石头拜遗像,泽兰汀芷有馀芬。

诗人吴希贤的古诗

咏梅送熊通政

明代 吴希贤

江南草色别来久,梦绕梅花思不禁。何似拂衣归去好,小斋明月夜横琴。

题天龙庵

明代 吴希贤

白云西畔是天龙,醉眼摩挲认旧踪。他日青山赋招隐,隔溪流水数株松。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二

明代 吴希贤

惟岁甲申,圣人临御。风虎云龙,邂逅相遇。登我诸友,玉堂之署。

元宵会谢鸣治宅得必字韵

明代 吴希贤

京城重元宵,鳌火及明发。士女嘻以游,清明绕天阙。

胡彼风雪雱,而有此萧瑟。阴晴固难定,兹会胡可必。

行乐须少年,人生易华发。从此复何为,且尽杯中物。

送某归省

明代 吴希贤

九曲溪头驻晓骖,幔亭峰与碧云参。仙人宴罢风吹袂,客棹歌时月满潭。

綵屋虹桥成寂莫,涧花岩草自

送上人还莆

明代 吴希贤

十载关河云水踪,忽惊春雨偃岩松。传来西竺千年法,归听南峰五夜钟。

锡响吴山惊虎豹,杯浮闽海护鱼龙。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

壶山四景图 其三

明代 吴希贤

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寻常崖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

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

乌山霁雪

明代 吴希贤

银屏酒醴冻不消,千山霁雪堆璚瑶。晓来檐鹊报春信,梅花开到城东桥。

城东词客玉堂老,老眼摩挲诗最好。小窗呵笔赋新题,千古寒光照吟槁。

李祥进士父南塘先生还东广

明代 吴希贤

已将忠孝语儿曹,归去扬帆驾海涛。东郭柳条春后短,南塘山色梦中高。

夜床雷雨看龙剑,天路风云忆凤毛。酒债诗怀暂相引,恩封指日贲林皋。

表伯王静甫南还

明代 吴希贤

中岁悲行役,高堂有老亲。乱山迷远望,归路出通津。

树暗江城雨,花明驿舍春。故园萱草色,应待远游人。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明代 吴希贤

清溪兵合战尘昏,此日台城厌楚氛。一代日波成逆节,万年忠荩说将军。

精魂夜雨归何处,古庙春苔掩夕曛。明到石头拜遗像,泽兰汀芷有馀芬。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一

明代 吴希贤

高士藏脩处,而无车马喧。残霞明岛屿,芳草满郊原。

黄叶云边径,青帘郭外村。此中有佳趣,难与俗人论。

题竹赠表兄徐齐纨庾使南归

明代 吴希贤

银床风起雪梦酣,鹧鸪日暮啼江南。江南秋意满林坞,天仙握佩云毵毵。

绶溪孙子壶南住,平生剩有潇湘趣。翠袖年来别恨多,且拾琴书赋归去。

故园到日秋色阑,相看喜有青琅玕。珊瑚石畔坐凉月,自把瑶笙招紫鸾。

泠泠高兴不可极,人在瀛洲正相忆。清风三径莫教荒,会卜他年来借宅。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五

明代 吴希贤

如彼抟沙,易涣以散。今者具在,式燕以衎。穫菽采萧,逢此岁晏。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四

明代 吴希贤

房杜既远,孰为我师。协力同心,惟王之毗。云胡十载,而多仳离。

翰林同年绘像图

明代 吴希贤

岁聿云暮,玉河之堧。霰雪澄霁,风日清妍。君子有酒,来我同年。

斋居八咏分得剪烛题

明代 吴希贤

烧烛茅庐下,长吟思不迷。金盘落灰烬,清影照羁栖。

风度摇难定,更残刻渐低。西窗千古意,何夕重分题。

山水小景为张同禹题

明代 吴希贤

江山渺何许,此别难留住。汉水绕襄城,千里孤舟去。

送李宾之坠马

明代 吴希贤

推敲直欲擅词场,信马那知坠马伤。瓦碎定为资政戏,唇焦羞诧校书狂。

走缄吏去惟求药,问病人来暂下堂。错怪相思不相见,芙蓉秋水满芳塘。

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

明代 吴希贤

暗风吹雪拂铃索,月色苍茫照官阁。阁前老梅花无数,开时偏近何郎幕。

璚英满枝那可辨,铁干孤撑瘦如削。疏棂度影见参差,蓦地浮香惊喷薄。

共言天工与真素,坐使群豪费吟噱。吁嗟我生在闽海,草堂住近城东郭。

江乡十月少霜霰,冻雨敲窗喧腷膊。是时阳和漏消息,千树垂垂齐破萼。

仙妃香佩入娟妙,渊客明珠成错落。凌晨见之饶幽兴,便促巾车走岩壑。

溪南春色眩醉眼,驴背诗联满行橐。迩来阔别十馀载,旧时踪迹今何若。

梦魂劳劳过淮浦,归思迢迢阻庐霍。亦知人事半衰谢,只有花开宛如昨。

欲傍寒枝问春信,愧无健翼如雕鹗。长安骄儿爱桃李,此辈俗眼难救药。

主客中郎亦好奇,写入新图慰飘泊。感君慷慨发孤咏,造化无端归橐籥。

还拟相从探春去,市头豫买双芒屩。匡时有愿及早偿,岁晚花前同引鹤。

吴希贤

吴希贤

(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5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