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希贤
千峰森玉戟,万树缀琼枝。天上同云后,山中霁雪时。
梅花东阁梦,驴背灞桥诗。独有寒毡客,谈经坐绛帷。
牧牛图次周鹤洲韵
菰蒲深处鸟呼群,溪上蹄涔路不分。日暮调禽忘归去,西山松火暗秋云。
送张养正都宪
先生原将种,东观早蜚英。统制新衔命,羌蜚已识名。
岂为投笔叹,暂作请缨行。沙草关南戍,旌旗塞下营。
背人时草檄,入幕夜谈兵。文武真兼济,忠勤定有成。
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意气吞群羯,勋庸播两京。
百年今故典,万里此长城。宵旰忧心泰,边陲指日清。
关张非俊杰,韩范本儒生。佩得黄金印,归来谢圣明。
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吾家老兄好种竹,昔年住在澄塘曲。兴来赤脚踏海石,明月清风过楚泽。
湘君怜尔抱雅材,天吴紫凤缤纷来。酒酣鼓瑟遗苍佩,鹧鸪飞下西日颓。
回看俗士甘软美,此竹真堪与兄比。夜窗风雨不知年,客里相逢故如此。
张克振归顺德
张君自是南海英,风云早岁抟鹏程。杏园春事过十载,看花浪作儒生荣。
风云满面春衫碧,客里携书笑相觅。玉堂尊酒意未阑,亲舍孤云愁转剧。
西风吹衣归兴便,与君岐路齐扬鞭。吴山越水路迢递,惊涛骇浪浮虚船。
残腊催人惄如渴,到此踌躇复言别。行程杳杳随江鸿,乡梦依依共明月。
高堂寿酒乐事多,堂前双桂春婆娑。天伦自分足怡悦,功名休叹成蹉跎。
故山薇蕨君莫采,万里青霄壮心在。他年花发曲江春,听雨亭前重相待。
四景翎毛二首 其一
露湿湘桃色更殷,枝头啼鸟晓风寒。数声隐隐穿花去,惆怅伤春人倚栏。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一
高士藏脩处,而无车马喧。残霞明岛屿,芳草满郊原。
黄叶云边径,青帘郭外村。此中有佳趣,难与俗人论。
金台别梦
仙舟今去吴江东,吴江之水何溶溶。美人江隔芙蓉浦,伐木歌残春思慵。
秋台夜静月如水,纸帐梅花情万里。梦魂幻作蝴蝶飞,飞过瀛洲疾如驶。
瀛洲深处风景饶,美人相见还相招。开樽共话十年事,客窗风雨声潇潇。
好怀未罄忽惊觉,景阳钟动邻鸡叫。揽衣推枕起徬徨,满地花阴残月照。
夜明帘
合浦珍珠光照夜,结为帘幕价连城。玉钩不上黄昏后,十二琼楼月倍明。
刘正郎山水图
尚书公署有馀閒,时复披图认故山。交剑水清龙已去,衍仙堂在鹤犹还。
空林行迹荒苔畔,极浦帆樯落照间。欲采蘋花涉江渚,西风双鬓未垂斑。
族祖静轩之平阳巡简
竹林斜月话匆匆,不尽离愁思转蓬。书剑风尘今日别,江湖樽酒几时同。
寒城刁斗秋无警,平野禾麻岁自丰。去住相看情万里,音书莫惜附鳞鸿。
题菊送弟希达
漂泊那知在异乡,故园秋菊几番黄。酒酣索笔还题画,珍重相期晚节香。
题竹赠表兄徐齐纨庾使南归
银床风起雪梦酣,鹧鸪日暮啼江南。江南秋意满林坞,天仙握佩云毵毵。
绶溪孙子壶南住,平生剩有潇湘趣。翠袖年来别恨多,且拾琴书赋归去。
故园到日秋色阑,相看喜有青琅玕。珊瑚石畔坐凉月,自把瑶笙招紫鸾。
泠泠高兴不可极,人在瀛洲正相忆。清风三径莫教荒,会卜他年来借宅。
送上人还莆
十载关河云水踪,忽惊春雨偃岩松。传来西竺千年法,归听南峰五夜钟。
锡响吴山惊虎豹,杯浮闽海护鱼龙。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
寄余汝盛
见月念故乡,愁绪萦心曲。目极闽海南,天低烟树绿。
屠元勋之南京寺丞得何字韵
文学推君第一科,紫金山色待经过。相看金道故人少,欲别应愁芳草多。
列棘堂深新雨露,判花笔在足阳和。不知去住怀人地,秋水芙蓉隔几何。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二
题天龙庵
白云西畔是天龙,醉眼摩挲认旧踪。他日青山赋招隐,隔溪流水数株松。
送陈舜举
银烛高台夜,无端别思新。朝廷初试士,乡国未归人。
寥落江南意,优游濮上春。冥鸿天咫尺,京国是通津。
送李宾之坠马
推敲直欲擅词场,信马那知坠马伤。瓦碎定为资政戏,唇焦羞诧校书狂。
走缄吏去惟求药,问病人来暂下堂。错怪相思不相见,芙蓉秋水满芳塘。
送某归省
九曲溪头驻晓骖,幔亭峰与碧云参。仙人宴罢风吹袂,客棹歌时月满潭。
綵屋虹桥成寂莫,涧花岩草自
吴希贤
(1437—1489)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58篇诗文
壶山四景图 其三
壶山四景图 其一
四景翎毛二首 其二
广寒避暑应制
表伯王静甫南还
乌山霁雪
陈师召之南京太常
挽林希哲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五
陈子学还莆
壶山四景图 其二
水口遇宗弟廷隆
咏梅送熊通政
朱清之清江觜巡简
题是涧贺刘望脩父受封
钱太医山水图
山水小景为张同禹题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四
上巳倪舜咨会瓮山得木字韵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壶山四景图 其四
丘安重下第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二
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
罗明仲归省
斋居八咏分得剪烛题
陈伯扬分教黄冈
冯佩之之江西督学和宫谕谢木斋韵
李宾之归省
元宵会谢鸣治宅得必字韵
读明妃曲
翰林同年绘像图
李祥进士父南塘先生还东广
柬张同禹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六
林邦贤山水图
水石菖蒲为林孟和作
族叔某之杨州司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